[心平衡工作室] 2023「人際歷程取向治療」讀書學習會-結合經驗式方法(外加:一堂統整性概念化練習、與一堂單次完整session體驗式學習)

  資料來源:心平衡工作室

2023(實體)「人際歷程取向治療」讀書學習會-結合經驗式方法

(外加:一堂統整性概念化練習、與一堂單次完整session體驗式學習)

--從案主與治療者間的關係歷程,開始看見並改變案主的小宇宙

<給身為專業助人者的你>

 

你是否曾發現案主的多段(或多種)關係都發展成重複樣子或總演變成同樣結果呢?

你是否曾發現自己與案主之間開始陷入一種重複的互動模式而不知從何解起呢?

你也曾覺察到自己在諮商/治療中所「說」與所「做」的不一致嗎?

你想知道案主的核心議題會如何在諮商/治療關係中重現嗎?

面對案主的關係困擾你會想釐清如何在諮商中促成矯正性情緒經驗/修復性經驗嗎?

∼以上,都可能透過人際歷程取向治療的循序學習,逐步找到適當答案或有所解決∼

 

小班精緻每月固定進度讀書學習會,結合經驗式方法以強化理解與內化

豐富經驗的帶領者將協助逐步理解與經驗人際歷程取向並開始內化這些學習並運用自身

8/12、8/26、9/9、10/14、11/25、12/23、1/20、1/27 八堂週六下午,
本期總時數延長為21小時

每月聚會,還有「提案概念化練習」及「案主體驗-現場實作」各一堂統整性選修

實體現場有最完整富變化的互動練習與體驗

(已確定開班)

帶領者:翁令珍 博士(諮商心理)

心理諮商/心理治療及諮商督導的資深工作者、與訓練者
🌷詳細簡章:https://www.beclass.com/rid=2648b8862f072c035eb9
🌷活動網址:https://m.facebook.com/events/244373838239199?mibextid=Z0UBBX

#結合經驗式方法學習人際歷程取向
#歡迎有共同成長興趣的專業夥伴
加入我們的訓練系統

 

🌻帶領者對於工作室人際歷程取向訓練之說明

    人際歷程取向治療並非一個趕流行的取向,也沒有學派化商業經營的模式,但是,是一個能長期繼續深化、且實務上適合與其他工作模式有所整合、並可以跟「自己」很親近的一個取向。

<工作室規劃人際歷程取向治療相關課程的緣起--原放在FB專頁上2018.08.03的『寫在這邊,靜待有緣人』,有興趣了解的夥伴們可請參閱∼ https://www.facebook.com/290928558109694/posts/369612766907939/>

***當年此文放在FB專頁之後,陸續陸續收到多位夥伴詢問而開始辦理讀書會、讀書會後再開辦了實務系列工作坊、之後又開始辦理團體督導,儘量維持小而美且精緻化的專業訓練,也緩緩累積了更多的受訓過老夥伴。在這些過程中已來回數度調整過帶領方式以使訓練效能更佳,期望促成參與成員對人際歷程取向有循環式加深加廣的內化學習。

 

    在工作室三段式循環式加深加廣的學習過程中,成員在任一階段都可再次檢視確認自己是否還需要增加什麼或者是否繼續走下去,在之後任何時候想再繼續學習時也都還可再回來參與而有所成長,且工作室每一階段的訓練方式也都持續作更新與精緻化我自己也繼續在自己的成長路上並學習新事物、並持續升級自己的經驗式治療技巧結合於人際歷程取向的實務及訓練當中)。


    目前所規劃帶領的讀書學習會與實務工作坊,都期望能在有限時間當中發生最大效能的學習,然而人際歷程的敏感度與學習無法快速獲得,因此整期的學習期間都是會儘量拉長,但每次聚會時間又儘可能安排維持在最有效能的專注時間內完成。在這當中,成員的準備度與主動性就非常重要,其中,讀書學習會就是成員事先要承擔較多責任的學習形式,也是能夠扎實學習逐步進展的方式,成員夥伴們的事先閱讀,搭配我的帶領,幫助了在現場有更豐富的理解、連結、討論、演練或體驗、以及反思或運用自身,也開啟了專業工作上的更多可能。這方面,在過去讀書會學員夥伴們已經做得很好,每班的聚會時間也總是不夠用而持續在延長,且我們進行的方式也陸續又增加更多體驗與演練,以更助於成員們對理論的理解與內化,這使得2020年起聚會時數再做過調整並正式正名為「讀書學習會」,成員們每次先儘量完成該次閱讀進度來進入我們的一系列學習:透過我的講解、帶領或示範,以及成員們的討論與反思、現場的演練或相關體驗,也包含運用於自身,而逐步促成大家對人際歷程取向的學習與內化。此外,除了每次聚會中可能有的片段示範、體驗或演練,過去也有成員表達希望還有機會能夠看到或體驗到完整單次session的進行過程(這部分我們在2019起已開始固定在團體督導當中安排作為選項之一但未開放接受單次報名),考量到讓讀書學習會成員在閱讀進度完成時也能有一個較立即的統整性或體驗式學習,2020也開始增加一堂的統整性課程作為選修(選擇:提案 or 案主體驗現場實作),頗獲歡迎,然而,持續實行下來每次二選一總有遺珠,為更完整兼顧訓練面向,2022起將這兩種統整性學習分開成獨立的兩堂「選修」:一場透過提實務案例做完整概念化練習、以及一場作單次有效能的完整session實務操作與案主體驗。期待讓有興趣的成員都能在本期結束前就可即時獲得兩種統整性學習,也更能同時兼顧人際歷程取向治療訓練在概念化、歷程/技術、個人化的不同焦點上的重視與強化,也為有意願進入未來團督進一步深化學習的夥伴多些準備。兩堂選修的統整學習效果更佳,也持續延續至今。

<註>

*目前工作室的人際歷程取向訓練,分成三大部分(其中,1.2.的順序可依個別偏好而選擇從哪一部分先開始~):
1. 讀書學習會:書本涉及較廣且精細,成員須要有事先閱讀,比較易於進入現場的理解、討論與反思、演練或體驗等。
2. 實務系列工作坊:抽取人際歷程取向治療當中最重要且實用的歷程技術與概念,聚焦加以熟練並操作或體驗。這些重要技術或概念有助於人際歷程取向的深化與熟練、也適合與其他理論取向作結合。

3. 團體督導(此為工作室獨特的團體督導形式,提供給受訓過的學員可評估自身需要做選擇)-至少完成前述其中之一的訓練特的團督形式具有個別督導不易觸及的面向及細節能持續地強化、深化、細膩化,並有機會發展以人際歷程為基礎的進一步拓展與整合

(1)每期週末實體團督聚會(目前每期固定開,通常配合學校學期按月聚會。每位成員可選擇提案式 or 案主體驗實作體驗式

(2)線上視訊團督形式(當有足夠受訓過學員有線上需要時會開。與實體團督一樣兼顧提案式、案主體驗實作體驗式,但考量遠距學員需要,提案式為必修、案主體驗現場實作體驗式作為選修。

***團督形式的進行細節,未來會針對表達興趣者或報名者再加說明。若需個督請另洽工作室網頁。
*暑期另有「治療師狀態修煉」相關工作坊/聚會,透過體驗(經驗)式學習,持續拓展自身治療師狀態、也學習經驗式治療的重要原則及技巧。而當然,我的帶領也會特別能與人際歷程取向的工作相容。

***工作室所有訓練活動原則上都最晚在兩個月以前在FB專頁公告簡章,歡迎持續追蹤。

 

🌻讀書學習會適合對象

  1. 對諮商/治療中的人際歷程感興趣的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相關專業實務工作者(原先偏好或擅長的諮商/治療理論取向不拘,但不能排斥自我覺察與反思),願意從閱讀討論、演練與體驗、以及連結實務接案進行反思開始,逐步進入對人際歷程取向治療的熟悉。
  2. 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相關系所的研究生,願意紮實學習,以逐步強化自身對人際歷程之敏感度,運用於諮商或治療之接案實務。
  3. 有自我覺察與自我反思之習慣或興趣的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實務工作者,希望學習人際歷程取向治療,以與原本所採的諮商/治療模式作結合。

🌻舊學員夥伴心得分享供參考(主動分享經同意放上)

<心理師老夥伴回饋一>

如果您很在意著「治療關係」,且想將你與案主間的關係成為你治療中的重要元素,我想這系列課程會讓你有很大的收穫。此外,你會開始練習著跟自己與案主的感受同在,隨著學習,你會更能照顧、接納著自己與案主的感受。身為治療師的我們,常常學了很多幫助案主的技巧,但是常常忘了觀看、照顧疲憊的自己。然而,這課程的學習卻讓我們能溫暖的照顧著自己,滋養自己和案主一同成長。

<心理師老夥伴回饋二>

無論是課程或是團督,我能感受到令珍老師知行合一地帶領與實踐著個人風格的人際歷程,此外,過程中也會被鼓勵長出自己樣子,令人享受探索體驗、學習成長的喜悅。

<參加時為諮商研究生的老夥伴回饋三>

令珍老師的讀書會豐富扎實,對諮商實習的歷程中提供了一個概念化和處遇的方向,在與個案的互動中可以保有自我,真實的與個案互動。

<參加時為諮商研究生的老夥伴回饋四>

其實很開心能收穫這麼多。期許自己能在IP持續學習成長。

<心理師老夥伴回饋五>

老師對於人際歷程的概念和實作技巧皆非常純熟,可以把行雲流水般變動的諮商歷程,歸納出可執行的步驟和技巧,無論是初學者或是對人際歷程取向想要更深入研究的人,都很推薦!

<心理師老夥伴回饋六>

藉由讀書會、實務工作坊,再進階到團體督導的歷程中。每個過程中,令珍老師除了豐厚的學理知識外,更是由淺至深的在三階段的訓練課程中,增進我們對於人際歷程實務的瞭解與應用。而在令珍老師的督導中,我更可以與夥伴一同應用人際歷程的眼光,重新檢視與反思著自己專業知能,並在實務工作中應用與實踐。

 

🌻聚會時間與內容說明

  • 時間:8/12、8/26、9/9、10/14、11/25、12/23、1/20、1/27 八次週六下午(已避開政府公告的補班日與連假),必修為2:30-5:00兩堂選修2:30-5:30(以利足夠時間完整完成)總時數為21小時。其中包含:一堂統整性概念化練習、與一堂單次完整session體驗式學習報名者可選擇完整八堂的學習、或是經典前七堂
  • 內容:人際歷程的敏感度與學習無法快速獲得,讀書學習會將期間拉長至每月原則上聚會1-2次,期許成員有足夠時間閱讀、練習以及內化

次數

讀書學習會主題

聚會前閱讀進度 or 進行概述

人際歷程取向概覽,與重新認識歷程向度

第一章,工作室另提供補充資料

治療性合作關係的開始

第二章、第三章

合作聚焦案主內在與處理情緒感受

第四章、第五章

辨識核心問題及其在治療中的重現I

第六章、第七章

辨識核心問題及其在治療中的重現II

第七章、第八章

運用歷程促成改變、修通與結案

第九章、第十章

*選修

統整性概念化練習

閱讀已完成,無新閱讀進度。提案進行人際歷程取向治療的概念化練習

***本場將聚焦統整練習。為了將整期的練習體會繼續作個深化統整--透過實務案例的完整概念化練習,本場可有一位成員自願提出實際案例,我們將以此案例作為練習人際歷程取向治療的素材,由所有成員在我帶領下練習運用人際歷程取向進行概念化/評估的實務討論、反思與覺察、或是諮商治療方向的相關討論,我也會視情況提供理論或技術的相關補充或練習,若成員們在實務上有與其他理論及介入技術作結合的需要時,我們也會做相關討論。(自願人數超過時將抽籤或協調決定)

 

*選修

 單次完整session體驗式學習

(須參加必修及統整性概念化)

閱讀已完成,無新閱讀進度。單次完整session的案主體驗-現場實作

 

***本場將聚焦在經驗式統整學習。為了將整期的練習體會繼續有個統整性的經驗式學習,本場將由一位成員自願體驗案主提出自身關注議題、選定現場夥伴與我一起共同完成單次符合人際歷程取向理念與原則的完整 session。(自願人數超過時將抽籤或協調決定)

(***完整session體驗的實際進行,可先參閱工作室團體督導說明中『當有成員選擇真實體驗案主處理某個自身關注的議題時』的說明:https://www.beclass.com/rid=2748c5463461e486f1d4)
<未來會再對報名成員詳加說明細節流程>

 

***成員須自行購買「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模式」一書(InterpersonalProcess in Therapy: An Integrative Model 原文第七版),中譯本或原文版皆可。聚會過程中若需要補充資料時,工作室會另提供。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主動洽詢工作室***
🌷詳細簡章:https://www.beclass.com/rid=2648b8862f072c035eb9

🌷活動網址:https://m.facebook.com/events/244373838239199?mibextid=Z0UBBX
#結合經驗式方法學習人際歷程取向

#歡迎有共同成長興趣的專業夥伴加入我們的訓練系統

為讓助人專業之相關訊息能更廣為人知,本網站免費提供此一訊息平台,平台內所有訊息皆是由各主辦單位所發佈,若您對此則訊息想要更進一步瞭解,請逕洽主辦單位。


免費訂閱 【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電子報http://heart.ncue.edu.tw/newspaper/

首頁  信箱  留言  討論

製作: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TCNet)資訊服務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