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心理學討論區  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討論區  人生哲學討論區  生涯規劃討論區  作業表格區  相關網站
心理學課程表 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課程表 人生哲學課程表 縱橫家的口語表達課程表 生涯規劃課程表 參考資料

 一  般  常  見  的  自  我  防  衛  機  制


                   

                                                                                                                          楊淳斐

 

自我防衛機制:是指自我用來保護自己的一些心理策略,以避開正常生活過程中

        所會面臨的焦慮和衝突,亦即個體為求減少因超我與本我衝突而生的焦慮,

        形成一些改變本質的行為,因此自我防衛機制是可以減緩壓力所造成的情緒

衝突,提供一個緩衝時間,讓個體得以處理生活的創傷,有助於面對無法解

決的損失或傷害,所以如果不是為了把逃避現實當作一種生活方式,則自我

防衛機制並非病態,反而具有調適的功能,由此可見其積極的作用是為保持

或提高個人的自尊、價值感、能力感,而消極作用為是為逃避或減低焦慮及

失敗感,但是最重要的是,自我防衛機制不能改變危險的客觀環境,只是改

變個人對環境的看法而已,所以多少都含有自欺的成份,若使用不當會為自

己招來很多煩惱,不但無法真正的面對問題,也導致不良的人際關係,且個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假如不斷的發展各種防衛機制,來應付生活上所碰到的威

脅、挫折、衝突,這些應付行為即會漸漸成為個人的人格特質,所以佛洛依

德認為若過度使用防衛機制者會造成神經症,原因是花了太多心理能量去扭

曲、偽裝,而很少努力去經營有意義的生活目標及良好的人際關係,使得個

人的人格產生失調,由此可知,除了善用自我防衛機制外,還必須真實的面

對自己,用心的覺察自我與環境,以創造積極的人生。

 

1.潛抑作用repression:指個體將不容於超我的慾念、具威脅性、令人痛苦的想法與感覺、   

  或不為社會所接受的衝動,排除於意識之外的過程,並壓入潛意識層面中,但這些潛抑的

  訊息並未被遺忘或消失,只是暫時的潛伏,有機會仍持續地影響個人的行為,特別是潛抑

  孩童時期的某些衝動。

2.壓抑作用suppression:壓抑是有計劃的自我控制過程,有意去避免想些什麼,並將衝動及慾

   望保留,即公開否認或私自隱藏,而個人很清楚自己所壓制的一些不愉快的想法或慾望,

   若有必要,仍能敘述出來,但對潛抑的刺激或記憶多無所知。                 

3.否認作用denial:經由拒絕面對不愉快的外在事實,而來保護自己,包括對具威脅性的現實

   「視若無睹」來抵擋當中的焦慮,遠離不愉快的景象,拒絕討論不愉快主題,忽略或否認

   別人對自己的批評,及拒絕面對許多真正的問題,所以否定事實有時可能帶來 生存的希

   望,但有時可能延遲解決問題的時機。

4.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賦予我們的行為一個合乎邏輯,合乎理性,符合社會要求或至少

   可被接受的動機,以掩飾原本的衝動或有助於緩和所受的打擊,即以「好理由」取代「真

   理由」,如:酸葡萄、甜檸檬的自我解嘲方式,通常在實際運用時會以個人好惡、歸罪他

   人或情境、事實需要無可避免、援例的方式找藉口。                           

5.昇華作用sublimation:將不為社會所接受的動機、慾望加以改變,以較高境界且正向、符合

   社會標準的方式表現出來,如:佛洛依德認為許多偉大的藝術家是將性或攻擊方面的精神

   能量轉至創造性的行為。

 

6.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為防止有威脅性或危險性的慾望、衝動被表達出來,行為上極

   力表現出相反方向的作法,即在行為上的表現恰與其內心隱藏的真正動機相反,例如:表現

   出濃烈的愛來掩飾心中的恨。       

7.投射作用projection:個人將自己的錯誤、缺點,不希望有的特質或不為社會認可的慾望歸

   諸於他人,以保護自己,減少自己因此而生之焦慮,藉以維持個人的價值感。

8.退化作用regression:指個人的行為退回早期較不成熟的階段中去,改以較幼稚的方式表

   現,以暫時獲得安全而消除焦慮、痛苦,尤其在個人面臨巨大壓力或新挑戰時,很容易以

   不成熟、不恰當的行為回應。     

9.認同作用identification:雖然認同是發展過程中的一部分,但也是一種防衛反應,當個人在

   現實生活中無法成功或滿足時將自己比擬成其他成功的人,崇拜或分享他人的成功,以提

   高自己的價值感,使自己有被人看重的希望,例如:崇拜偶像、閱讀名人傳記等。

10.內射作用introjection:把外界的價值觀與標準併入自我的結構,即吸收別人的價值觀與標

     準,使它們不再是外在的威脅,如:戰俘接受敵人的價值觀,或受虐子女接受其父母的處

     理方式,但長大後亦虐待其子女。   

11.轉移作用displacement:個體將有敵意的情緒發洩在較安全的對象上,而不敢對受挫的來源

     表示不滿,佛洛依德認為轉移作用是處理攻擊、性衝動最好的方式,基本驅力是無法改變

      的,但滿足驅力的對象則可以改變。

12.補償作用compensation:個人在某個領域中受挫或因自身的缺陷、弱點而不能達到目的

     時,改以其他成功的領域代替或培養出其他較好的特質,來彌補因失敗而失去的信心與自

     尊,其積極作用是「展其所長、補其所短」。                         

13.抵消作用undoing:用來預防或彌補某些不愉快的事件或不被許可的想法或衝動,這種行為

     通常是重複而拘泥儀式的,經常和有魔力及迷信的想法有關,例如:道歉或賠儐就能贖

     罪、某些迷信儀式、不忠的丈夫買花給妻子,排斥子女的父親買禮物給小孩等。 

14.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指個人利用抽象理性的字眼來分析或描述情緒受威脅的情境,使

     情境變為超然,以逃避該情境所帶來的焦慮,例如:醫護人員面對病人。     

15.幻想作用fantasy:個人現實生活中遭遇無法處理的問題時,藉由虛幻的想像世界來得到滿

     足,用幻想把事情想像成自己所希望的。如果積極地將幻想付諸行為,則幻想可成為解決

     問題的一個步驟,若陷入幻想中而不做任何事,則會適應不良。             

16.情緒隔離emotional insulation:指個人在可能受到情感傷害的情境中,退回被動、冷漠的狀

     態,以減少情緒的涉入,即將希望及期待限制在某個限度內,直到所想的事情真的實現

     了。情緒隔離雖可避免痛苦的再次發生,但可能也會妨礙個人主動、積極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