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期 主編:王智弘  執行編輯:張勻銘  編輯:謝佳臻 95/04/22

 

本期主題:網路的去抑制效應

  張勻銘     

(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所畢業、大葉大學學生發展輔導組老師)

     

       

        筆者回想開始熱中於網路,應該是始於大學階段,當時幾乎每個大學生都熱中玩BBS,網路已經成為生活中交朋友的工具之一,當時即使隔一個樓層的同學也要用BBS,現在回想真是難以理解當時的想法。使用文字而非面對面的間接溝通,似乎有一種令人無法「抗拒」的魅力。有趣、新奇、順應潮流(因為大家都在玩,不玩就顯得落伍),BBS似乎成為上述形容詞的總稱。然而筆者認為,BBS聊天之所以這麼令人喜愛,甚至於目前的MSN等軟體如此火紅,都是它們有個共同特點:網路的去抑制效應。

        去抑制效應可以讓人比較不受到一般世俗規範的影響,更加開放自己的想法,甚至會表現出與日常生活不同的一面。因為,在網路的掩飾下,別人無法看到你的表情,只能從字裡行間揣摩你,這樣的感覺似乎既神秘又刺激,到底怎樣的表現為真實的自己可能都模糊了。去抑制效應讓人可以樂在其中,說一些平時不敢說的話,甚至做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情,因為「誰知道現在在網路上的是誰啊?」網路似乎形成一種保護傘,讓人可以悠遊其中而不受到現實生活中的諸多限制。

        去抑制效應有沒有好處呢?有的,它可以讓網路使用者的生活更多采多姿,在網路上扮演不同的自己,這是多麼有趣又吸引人的,現實生活中哪有這麼多機會呢?即使在使用網路進行的心理治療上,也可以發現去抑制效應的優點,對一些當事人而言,不直接面對諮商師是較有安全感的,也較能幫助其建立關係,這對諮商師或當事人來說,都是一個可應用且有助益的諮商管道,也可讓諮商師接觸到更多層面的當事人。 

但去抑制效應有沒有缺點呢?也是有的,因為網路的遮蔽,可能會讓人做出更多的犯罪行為,如在匿名的情況下損傷他人的權益與隱私,網路上所散佈的許多重傷或傷害他人的檔案或留言,就是一些人應用網路去抑制效應而「有恃無恐」。

        去抑制效應是人們使用網路科技的一項特色,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日,即使視訊的科技已突飛猛進,筆者相信網路的去抑制效應還是會存在的,因為它讓人們有戴上面具的機會。然而在網路去抑制效應的「面具」下,還是得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使用網路。網路雖然只是一個工具,但這個工具在使用上就如同雙面刃,端看使用者的「心」,如何去操控它。

        近幾年,常常有許多議題討論網路發達所引發的社會問題,但筆者認為,回頭想想,這些網路特性之發現與使用,也還是「人」,每個人對自己「人心」掌控,才是重要的。如何讓心不要失控,需要自己的調適,也需要教育,得知道在網路上什麼樣的作為是違反社會道德或法律,去抑制效應雖然有個面具可以保護,但是若是在無知的狀況下使用這個面具,可能惹禍上身都不自知。人們已經漸漸為網路的世界建立彼此尊重的規範,這意味著,網路使用者們,得知道遊戲規則怎麼玩、得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心、以及在不傷害他人與自己的情況之下,才能好好的享受網路的去抑制效應,才能真正的使用網路讓生活更加豐富。

 

 

 

首頁 信箱 留言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