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訂閱分隔線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分隔線信箱分隔線留言分隔線討論分隔線
台灣心理諮商通訊電子報
第221期   主編:王智弘   編輯:郭思琪  97/11/15
本期主題: 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網路團體諮商於網路成癮當事人之應用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王智弘

國立台中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楊淳斐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林雅涵

 

一、 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意涵


      
一次單元諮商模式是屬於短期諮商取向的工作模式,也是因應網路諮商的興起所發展出來的實務模式(王智弘、楊淳斐,2006a),自2004年底正式提出來後,透過不斷地修正和擴充的過程,使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概念與應用有了加深、加廣的發展,特別融入傳統文化的中醫預防醫學與健康促進的觀點,更契合華人諮商實務與當事人的需要(王智弘、楊淳斐,2006b)。


         所謂一次單元諮商模式係指(王智弘、楊淳斐,2004,2006a):諮商師在諮商服務過程中以一次諮商單元的成果為專業服務的努力目標,以良好的諮商關係為基礎,以問題解決導向的結構性諮商程序為脈絡,諮商的重心則以協助當事人發掘出其生命的意義與力量為核心目標,亦即以問題解決為諮商的表層目標、以建立生命意義與力量為諮商的深層目標,使單一諮商單元能同時致力於此兩層目標的達成,以求諮商工作成果的最大化,由於此等諮商模式是以一次單元的效果達成為諮商的努力目標,每一諮商單元除保有與其他單元相結合的開放性之外,單元本身更具有完整自足的獨立性,因此稱之為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特別適用於期待接受短期諮商服務、尋求媒體中介諮商或危機處理的當事人。



二、 網路團體諮商的興起


      
由於網際網路的普遍發展,其便利性影響人們的生活、交友和娛樂等層面(王智弘,2008d),因此對於大學生而言,網路已是與他人接觸的重要管道與方式。由於網路的匿名性,可增加當事人求助的意願,根據林昭伶(2005)對「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訪談留言版使用者的分析,發現網路留言版為當事人不想向遭週親友求助者的重要管道,並且在「問題解決」和「情緒處理」上可發現助人功能,另一方面,網路的討論區也能提供取得資訊、情緒支持、討論互助和自我成長等功能(施文正,2006)。網路上確實能提供網友相當豐富的團體互動經驗。
         團體諮商與治療一直是助人專業的重要服務方式,透過團體的互動形式與動力,可以提供給當事人有別於個別諮商服務的協助經驗與治療效果。雖然團體諮商與治療能帶給當事人治療性改變的過程十分複雜,但是Yalom(1995)將其歸納為團體治療的療效因子,包括有注入希望、普同感、分享資訊、利他主義、原生家庭團體的矯正性重現、社會化技巧的發展、行為模仿、人際學習、團體凝聚力、情感宣洩、存在的因素等11項之多。Yalom的此等看法幾乎已成為對團體諮商或治療為何能發揮助人功能的經典觀點。


        不過,網路上的團體互動能有上述的療效因子存在嗎?答案是可能的,網路上的團體互動所可能帶來的益處,包括藉由匿名性的形式,成員可分享個人的經驗與隱私,而得到他人的支持與回應,特別是網路上所形成的支持性團體,透過bbs、留言版、討論區、郵件群組、聊天室或部落格,互相分享經驗並提供情感支持,此等線上自助團體確能發展出網路的社群功能(王智弘,2006,2008d),進而發揮Yalom(1995)所謂的團體療效因子,特別是注入希望、普同感、利他主義、人際學習、團體凝聚力與情感宣洩等療效因子功能的發揮,經常被提及(施文正,2006;Finn, 1999; Page, 2004; Wallace, 1999)。因此,如何藉由網路的團體互動以協助團體中的成員以面對其困擾與問題而能從中受益,便成為助人專業人員透過網路團體諮商所要努力的目標。


         網路團體諮商可能會有類似傳統面對面團體諮商的互動功能,但是也有其不同之處。網路團體諮商與面對面團體諮商最大的不同點在於網路團體可以有很多種形式,視其所選擇的媒介而不同(郭思琪,2007)。不過最常見的網路團體進行的形式有三種:網路聊天室(chat group)、佈告欄(bulletin board)和電子郵件名單(mailing list)(Colón, 2001)。不同的網路媒介,可能也會產生不同的互動功能與團體動力因素,不過考慮到即時性與關係的建立,網路聊天室仍是較佳的網路團體諮商媒介。



三、 網路成癮問題的發生原因與輔導策略


     
由於網路被大量的使用,帶來許多工作、生活與學習上的便利與效能,但也發生許多的網路行為問題,包括:1.網路犯罪,2.網路色情,3.網路情愛癥候群(一夜情、援交、異質化…),4.網路上癮,5.網路退回,6.網路孤立,7.網路弱勢,8.網路外遇,9.網路謠言,10.網路賭博,11.網路購物狂,12.網路教唆等(王智弘,2000,2003;吳齊殷,1998;陳英傑,2006;陳淑惠,1998a,1998b,1999,2002,2003;戚國雄,1998;葉保強,2000;Holland, 1998; Siponena & Kajavab, 2000; Sleek, 1998; Suler, 1999; Young, 1996a, 1996b, 1999)。其中網路成癮的問題最受到學界與社會的注意。


       網路成癮行為造成的可能原因,雖然與網路的基本社會特性與基本心理特性有關,但是最主要發生的網路經驗的吸力與現實生活的推力(王智弘,2008a,2008c):由於網路內容或網路活動能提供網路使用者心理需求的滿足,且在上網經驗中上網行為不斷被增強,亦即網路的內容與上網的經驗構成了強大的吸引力,吸引了網路使用者的參與,構成網路成癮的吸力;而網路使用者本身在現實生活中遭遇了問題,面臨生活中的困擾、挫折、障礙與瓶頸,這些現實生活的問題變成一種網路成癮的推力,將網路使用者推向網路這個具吸引力的避難所,一吸一推之間,成癮者可能會因而身陷其中無法自拔,如何改變此等吸力與推力,是處理網路成癮問題最重要的關鍵。
要協助網路成癮的當事人,而其諮商輔導策略則需要從情境輔導策略以改變其外在生活情境以及透過專業諮商協助以處理其內在個人心理問題兩方面著手(王智弘,2003),在諮商協助上,可結合不同的理論模式以運用個別諮商與團體諮商的形式來實施,更可透過面談、電話、函件與網路等不同諮商型態來提供幫助,其中透過網路的團體諮商以做為網路成癮當事人的處理策略,更是一可行的策略(王智弘,2003,2004,2005c)。



四、透過網路的團體諮商以做為網路成癮當事人的處理策略


      
對於網路成癮當事人而言,透過網路團體諮商,成員間彼此回饋和經驗分享,形成一支持性團體,提供正向的肯定和力量,使網路成癮當事人在團體中找到一認同感。
網路的隱匿特性和方便性使當事人能不受時空的限制進行討論,並且有利於發言。因此,網路諮商對於網路成癮當事人是一個可能的求助管道,同時亦是提供支持的重要的環境(王智弘,2003,2004,2005c,2008a,2008c;王智弘、張勻銘,2008)。


        由於國內曾透過面對面團體諮商形式進行網路成癮當事人諮商的實徵研究:陳淑惠(2002)曾運用人際導向之團體諮商,以對路成癮高危險群高中生進行每週一次,為期六週的團體諮商,雖未得到網路成癮顯著改善的諮商效果,但達到學生每週上網時數降低14小時的效果;葉靜君(2003)曾運用現實治療取向之團體諮商形式,進行每週一次,為期八週的團體諮商,以協助網路成癮之大學生,得到網路成癮顯著改善的諮商效果;謝亞嫻(2004)運用現實治療取向之團體諮商形式,進行每週一次,每次九十分鐘,共十次為期兩個半月的團體諮商,以協助網路成癮高危險群高中生,同樣亦得到顯著的諮商效果。可見面對面團體諮商亦是可行的網路成癮諮商策略之ㄧ。


       一次單元諮商模式運用於協助網路成癮的當事人是可行的諮商策略(王智弘,2008b),其在網路諮商上的應用是值得投入的實務方向,而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網路團體諮商宜採結構性團體型式。以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結構性諮商程序進行團體諮商,其程序包含八個部分(王智弘、楊淳斐,2006a),此八個程序基本上有其先後呈現的順序,但並非截然劃分與不可變動的,特別是在第ㄧ諮商單元中,此等程序的次序性較為明顯,在第二諮商單元之後,程序的次序安排則具有很大的彈性,主要是針對當事人需求與諮商單元的進展來做自然的應用與調整,基本上,此等程序進展的主要概念是反映了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結構性與問題解決導向概念,亦即,前一程序的具體成果推動了下一程序的開展,而程序的依序順利開展則催化了諮商單元往達成諮商具體成果的方向邁進。



五、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網路團體諮商於網路成癮當事人之應用程序與重點


     
要進行網路成癮的團體諮商之前,需先確認成員是否為網路成癮當事人,可透過陳淑惠(2003;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所編製的「中文網路沉迷量表」進行篩檢,以招募成員。其次為訂定網路成癮的治療目標:促使網路成癮當事人可合理、控制地的上網,適切地安排上網時間,協助其從失序的上網行為與生活中回歸正常及和諧的生活中,以「平衡」與「統整」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王智弘,2008a)。此一目標與團體成員共同加以確認,再確認診斷與目標後,則可開始進行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網路團體諮商的實施程序。
此網路團體為一結構性的支持性團體,進行六至八次,每次大約進行120分鐘,成員以4到6人為原則,每次以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結構性諮商程序進行團體諮商,其程序包含八個部分,並配合王智弘(2003,2004,2005b,2008a)針對網路上癮當事人的諮商輔導過程參考Young與Goldberg(Ferris, 1996)的觀點,並經實務應用的發展與修正後,所提出之網路成癮六階段處遇模式:1.第一階段、「覺」-覺察病識感:協助當事人覺察到自己已過度使用網路了;2.第二階段、「知」-認知潛在問題:協助當事人認知到導致其過度上網行為的潛在心理問題;3.第三階段、「處」-處理潛在問題:協助當事人去面對現實,處理潛在的心理問題而非沉迷網路以逃避問題;4.第四階段、「行」-發展並執行改變計畫:配合第三階段的潛在心理問題的處理,應協助當事人提出具體改善網路上癮行為的行動計畫,並身體力行以逐步改變上網行為;5.第五階段、「控」-培養自我監控能力:逐步降低上網時間培養出對時間的敏感度與對自我的監控能力;6.第六階段、「追」-後續的觀察與追蹤:由於考慮一般成癮問題的再患率極高,為穩定諮商成效,避免問題復發,亦可再加上以持續的觀察問題的改善狀況,追蹤諮商的長期效果,並提供必要的支持與修正以避免問題的復發。一次單元諮商模式團體諮商結合網路成癮六階段處遇模式可提供網路成癮當事人的團體處遇協助。


       每次團體開始之前進行「中文網路沉迷量表」之施測,以瞭解每位成員的網路成癮行為現況與每次團體結束一周後的改善狀況。每次團體的實施程序如下:


(一) 展現良好的治療態度以建立治療關係:


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諮商師除在團體諮商初期透過口語與文字表達以充分展現真誠、關懷與同理的態度以與網路成癮當事人建立治療關係,並持續在諮商過程中維持展現此等態度的基調,團體初期須催化團體成員的相互認識與互動回饋,以建立熟悉感和凝聚力,並在每次團體聚會中持續維持此等互相支持與回饋的團體氣氛以進行團體工作。
每次團體進行時,通常應先簡要回顧上次的團體進行內容,確認並肯定每一次團體進行的成果與後續在當事人生活中的發展,並向成員說明在每一次團體諮商中,諮商的目標乃在於增進諮商的具體成果,藉此以進一步開展新的團體諮商程序,使團體成員與諮商師共同為增進諮商的具體成果而努力。


(二) 肯定網路成癮當事人的求助行為與面對問題的勇氣:


     
肯定與網路成癮當事人的求助行為與面對自己生活問題的勇氣,求助與面對問題是良好改變的必要條件。特別在當事人的第一次諮商求助經驗或第一次參與團體諮商,更要積極肯定當事人的求助行為已開展其追尋生命意義與有價值改變的過程,參與第二次以後的團體諮商過程,則積極肯定網路成癮當事人願意繼續追求成長與面對問題的決心與勇氣,諮商師願意與其一起為提升諮商的具體成果而努力。
對於網路成癮當事人願意繼續留在治療關係中,並朝向問題的探討過程表示肯定,特別對網路成癮當事人在網路中尋求建立自我價值與人際關係的努力給予正向評價,以提升其價值感,而對網路成癮當事人在現實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與問題,在治療過程中對當事人的任何正向面對問題解決過程的信念與態度皆予以肯定,以進一步鞏固治療關係,朝向問題解決的可能,並且藉由成員的相互鼓勵和支持,會使當事人更有動力繼續往前邁進。
此一過程亦要進行「覺」的步驟-覺察病識感:協助當事人覺察到自己已過度使用網路的狀況以建立病識感與產生改變的動機是治療的關鍵,團體領導者催化成員彼此回饋以增強改變的動機。


(三) 強調改變的可能性與強化網路成癮當事人對問題解決的信心:


     
諮商師透過引導網路成癮當事人對生活中所發生(特別是最近發生)之「改變」經驗的體驗,或成員彼此間分享改變的經驗,強調改變之可能性,並說明從過去諮商師協助許多當事人成功改變的經驗,可以肯定諮商治療的功能,團體領導者更催化成員彼此分享改變的成果以強化改變的信心。肯定在網路成癮當事人對自己與諮商師有信心,並願意去面對問題加以解決的情況下,參與團體諮商能使當事人的問題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與達到諮商的具體成果。
 

      此一過程亦要進行「知」的步驟-認知潛在問題:此一階段特別要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認知到導致其過度上網行為的潛在心理問題:網路上癮行為的背後其實是有理由的,過度上網的行為是潛在心理問題導致其逃離正常生活的結果,團體領導者催化成員去探索自己的上網行為與現實生活中情緒壓力的關聯,透過團體領導者與成員的協助以發覺每位網路成癮當事人背後潛在的心理問題。
 

(四) 找出此次諮商焦點與選擇可解決的問題:


     
找出每次團體諮商的焦點,當事人可透過敘事或比喻的方式描繪問題,諮商師可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在描述完問題的同時,為此次團體的問題作一標題的命名;在完成問題命名之後,諮商師究成員所面臨的共同關切問題,進一步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就問題中選擇可以解決的部分加以處理,找出諮商的焦點,以集中力量朝向成員所想要解決的方向前進。
 

      此一過程亦要進行「處」的步驟-處理潛在問題:團體領導者催化成員去面對現實,處理潛在的心理問題,透過諮商師的提醒與成員的回饋,催化成員確認上網以逃避問題是使問題更加惡化的作法,積極處理生活中的情緒壓力與心理問題才是正確的問題解決之道。
 

(五)找出網路成癮當事人的生命意義與力量:


    
這一程序是最重要的程序,諮商師應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找出生命的意義與力量,成員們對自己的生命意義與價值感可能有造成其困境的假設,諮商師應催化成員重新建構自己的生命意義與價值感,特別是透過找出正向的例外與成功經驗,使網路成癮當事人能帶著勇氣、希望,與重獲生命意義與力量的意志力來面對問題、面對生命。為增加當事人成功的機會,諮商師可同時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找出其生命中的資源與支持系統,另一方面亦可經由成員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以及探索的過程,啟發其他成員自我探索的方向,並透過諮商師與成員的互相鼓勵與支持以強化彼此生命的價值感。


(六) 提出網路成癮當事人可具體尋求改變的任務與演練可能的解決方案:
 

     針對本次團體所選擇的網路成癮當事人問題與諮商焦點,協助成員提出個人可具體尋求改變的小型任務,以累積成功經驗,並協助成員預估可能遭遇的困難與化解之道,包括生命中的資源與支持系統的應用,具體規劃小型任務的可行方案,並透過簡要的行為預演以演練此等可行方案。
此一過程即要進行「行」的步驟-發展並執行改變計畫:以協助成員發展出改善過度使用網路行為的行動計畫並加以執行,此等行動計畫若能提供成員從事其他替代性正向活動的吸引力,並結合重要他人的協助以塑造有利情境,則成功率將大增:配合第三步驟的潛在心理問題的處理,團體領導者應鼓勵與協助成員提出具體改善網路上癮行為的行動計畫,並在成員彼此鼓勵下以催化個別成員能身體力行以逐步改變上網行為。


(七) 肯定諮商與網路成癮當事人的努力成果:
 

     在每次團體的結束之前,諮商師可詢問網路成癮當事人最後在執行改變任務上有無疑問,有疑問則當面予以釐清,若無疑問或釐清疑問後再進行最後四步驟回饋:1.確認:說明團體成員確實有必要來參與團體以尋求自我問題的改善,2.肯定:肯定網路成癮當事人在本次諮商中有關認知、情感與行為上的學習是對解決問題有幫助的,以確認本次諮商單元的成果,3.診斷:以具積極意涵與可改變性的方式描述網路成癮當事人的問題,並強調網路成癮當事人的生命意義與力量,4.對策:提出具體的小型任務讓網路成癮當事人在生活中加以實踐。諮商單元在完成最後回饋後結束,結束前諮商師除可表達祝福之意外,亦說明進行追蹤或進行下一單元團體諮商的可能性。
此一過程亦要進行「控」的步驟-培養自我監控能力逐步降低上網時間培養出對時間的敏感度與對自我的監控能力,以期在達成諮商目標回歸正常與和諧的生活之後,能自我監控以持續維持戰果,團體領導者應鼓勵成員發展自我監控的能力,以隨時敏察個人的身心狀況以做出適切的回應。
 

(八)每次團體諮商結束後一周(也就是下一次團體諮商開始前)進行施測:


    
每次團體諮商進行前先進行量表施測,以瞭解網路成癮當事人參與團體後之進步情形,觀察其第一次參與團體至最後一次參與團體之網路成癮的改善情況,並且可針對其網路成癮問題加以追蹤。
此一過程即是要進行「追」的步驟-後續的觀察與追蹤,由於考慮一般成癮問題的再患率極高,為穩定諮商成效,避免問題復發,亦可再加上以持續的觀察問題的改善狀況,追蹤諮商的長期效果,並提供必要的支持與修正以避免問題的復發。所以每次團體結束後的後續觀察與追蹤十分重要。



六、結語
   

     網路成癮問題已越來越受到學校與社會各界的關切,如何應用有效的處理策略來加以因應,是助人工作者應加以努力的目標,一次單元諮商模式被認為是可行的網路成癮處理策略,本文即在探討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網路團體諮商如何應用於網路成癮當事人協助工作上的可能具體作法,由於網路成癮除須透過家庭、學校與社會等情境性輔導策略來加以因應之外,也要透過個別性或團體性諮商策略來加以協助,亦即透過多元管道與多元策略以全面協助可能有網路成癮問題的當事人是最可能成功的(王智弘,2005a;柯志鴻,2005),因此,如何運用網路團體諮商的形式以結合一次單元諮商模式,提供網路成癮當事人適切的服務,應是值得發展的可行方向。


參考文獻

王智弘(2000,11月)。網際網路對助人專業帶來的契機與挑戰。2000諮商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邁向新世紀的諮商與輔導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王智弘(2003,6月)。輔導網際網路中的青少年-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之諮商與輔導策略。輔導人員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之挑戰與因應研討會。台北市,淡江大學。


王智弘(2004,4月)。運用網路諮商以因應青少年網路問題行為。青少年網際網路使用相關問題與防治對策研討會。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王智弘(2005a)。運用網路諮商以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網路成癮問題暨輔導策略研習會。新竹縣,大華技術學院。

王智弘(2005b)。網路成癮的問題成因與輔導策略。輔導會刊,35,4-14。

王智弘(2005c,12月)。網路沉迷問題的可能成因與輔導策略。Young Game攻略關懷青少年研討會。台中市,中信大飯店。

王智弘(2006)。網路上的「薄紗舞台效應」與宣洩治療功能-部落格現象的心理學解讀。台灣心理諮商通訊電子報,192。

王智弘(2008a,9月)。兒童及青少年網路成癮症之輔導策略。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兒童及青少年網路成癮之探討研討會。台北市,台大醫學院。

王智弘(2008b)。運用一次單元諮商模式以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台灣心理諮商通訊,217。

王智弘(2008c)。網路成癮的成因分析與輔導策略。輔導季刊,44(1),1-12。

王智弘(2008d,7月)。「薄紗舞台效應」與宣洩治療功能網路:部落格現象的心理學解讀。 九十七年度中區大專校院敞開心中的防火牆,心網捕手研討會。雲林,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王智弘、張勻銘(2008)。運用網路諮商以協助憂鬱情緒當事人。九十七年度中區大專校院敞開心中的防火牆,心網捕手研討會。雲林,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王智弘、楊淳斐(2006a)。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概念與運用。輔導季刊,42(1), 1-11。

王智弘、楊淳斐(2006b)。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概念與應用:新的觀點。台灣心理諮商資訊電子報,199。

王智弘、楊淳斐(2004,12月)。一次單元諮商模式。2004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度聯合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
吳齊殷(1998)。電腦網路的社會衝擊:以倫理議題為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7-11。

林昭伶(2005)。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的留言板使用者之求助知覺歷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活動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施文正(2006)。心理健康主題網路討論區之使用者經驗分析-以「台灣心理諮商 資訊網」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活動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柯志鴻(2005)。網路成癮疾患診斷準則。網路成癮問題暨輔導策略研習會。新竹縣,大華技術學院。

郭思琪(2007)。網路團體諮商之發展。台灣心理諮商通訊,210。

陳淑惠(1998a)。上網會成癮,科學月刊,26(6), 477-481。

陳淑惠(1998b)。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7-2511-S-002-023-N)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511-S-002-010-N)

陳淑惠(2002)。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需求與適應觀點研究(二):網路沉迷學生之心理治療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0-2625-Z-002-034)

陳淑惠(2003)。擬像世界中的真實心理問題?-從心理病理實徵研究談起。學生輔導,86,16-35。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3),279-294。

戚國雄(1998)。資訊時代的倫理議題-兼談網路倫理。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12-18。

葉保強(2000)。色情電子商務的「網罪」。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5,35-37。

葉靜君(2003)。現實治療團體對改善網路成癮大學生之成效探討。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謝亞嫻(2004)。現實治療團體對網路成癮高危險群男高中生諮商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Colón, Y. (2001). Online bereavement support. Innovations in End-of-Life Care, 3(3) Retrieved October 3, 2008, from http://www2.edc.org/lastacts/archives/archivesMay01/Colon.asp

Ferris, J. R.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Causes, symptoms, and consequences. Retrieved June 20, 2003, from http://www.chem.vt.edu/chem-dept/dessy/honors/papers/ferris.html

Finn, F. (1996). Computer-based self-help groups:On-line recovery for additions. Computers in Human Services, 13(1), 21-41.

Holland, N. N. (1998). The internet regression. Retrieved August 6, 1998, from http://www1.rider.edu/~suler/psycyber/holland.html

Page, B, J. (2004). Online group counseling. In J. L. Delucia-Waack, D.A. Gerrity, & C. R. Kalodder (Eds.), Handbook of group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pp. 609-620). Thousand Oaks, CA: Sage.

Siponena, M. T., & Kajavab, J. (2000). Computer ethics-the most vital social aspect of computing: Some themes and issues concerning moral and ethical problems of it. Retrieved October 30, 2000, from http://www.ifi.uio.no/iris20/proceedings/12.htm

Sleek, S. (1998, Sep). Isolation increases with internet use. APA Monitor, pp.1, 30, 31.

Suler, J. (1999).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 Retrieved November 10, 2001, from http://www.rider.edu/~suler/psycyber/cybaddict.html

Young, K. S. (1996a).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Retrieved June 16, 2003, from http://www.pitt.edu/~ksy/apa.html

Young, K. S. (1996b). Internet can be as addicting as alcohol, drugs and gambling, says new research. Retrieved October 30, 2000, from http://www.apa.org/eleases/internet.html

Young, K. S. (1999). Internet addi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Student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7, 351-393

Yalom, I. D. ( 1995 ).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 (4th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Wallace, P. (1999).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