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訂閱分隔線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分隔線信箱分隔線留言分隔線討論分隔線

台灣心理諮商通訊電子報

第224期   主編:王智弘   編輯:郭思琪  98/05/28

本期主題: 兒童版網路成癮量表編製之必要性探討

施映竹(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王智弘(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徐右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網際網路在近年來已被普遍加以應用,從學習、娛樂、購物到交友等,網路提供了一個特殊的管道與環境,成為現代人溝通及活動的重要場域。根據資策會(2008a)的調查資料,截至20089月底為止,我國經常上網人口已達1,025萬人,網際網路連網應用普及率為45%,較往年的數字來看,我國網路使用有年年攀升的趨勢,從1998年至2008年為止,上網人口從301萬人攀升到1,025萬人,10年內成長了三倍之多!網路的普及化已不可同日而語,網路的發展也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帶來了這個世代的資訊革命。

除了上網人口的攀升之外,資策會(2008b)的另一調查結果亦發現,有上網經驗的民眾中,88.2%的主要上網地點為「家中」,顯示居住處所為我國國民最主要的上網地點。而且在家上網的民眾在最近一個月內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天數在家連網,而平均每天有超過2小時的時間在家連網,這說明了網路這股浪潮已席捲台灣,深入到各個家庭,而民眾對於網路依賴已經和世界同步,對於利用網路來取得資訊漸漸地習以為常,而網路的多元功能也讓人們在上面停留的時間愈來愈久。

雖然網路帶來了生活的便利性與娛樂性,但其帶來的問題亦不少,包括網路犯罪、網路色情、網路情愛癥候群、網路成癮……,都是引發注意的網路行為問題,而這些網路造成的各種問題中,尤以網路成癮問題最受到矚目(王智弘,2009),成癮的族群也從大學生、中學生往下延伸至小學生。由於這個世代的孩子,鮮少沒有接觸過網路,尤其目前的國小學生,大多出生於8090年代之間,一出生即普遍接觸電腦及網路,他們無法想像生活中沒有電腦,電腦網路之於這群新世代的學生,就像電視一樣普遍(張淑慧,2006)。因此,在資訊發達的現代生活裡,如何讓孩子接收資訊而不陷入沉迷,便成為國內重要的教育課題之一。

從黃雅玲(2007)的調查研究中顯示,國小高年級學童家中有電腦且可上網的比率高達87.71%,而賴昱霖(2007)的研究也指出,從網路使用年資來看,學生大部份在國小低年級階段,甚至幼稚園階段,已開始接觸網路世界。可見,國小學生接觸網路的比率是相當的高,可以想見,其中不乏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學生。而從梁良淵(2007)的統計結果發現,約6.7%的學生平均每天上網7小時以上,已屬於過度使用網路之高危險群。雖然,網路成癮的問題有自小學至大學逐級攀升的傾向(陳冠名,2004),小學生的網路成癮問題並不如大專、高中嚴重,但隨著網路的普及率升高與使用年齡降低的趨勢,國小學生的網路成癮問題應未雨綢繆,及早面對。亦即,小學中既有潛藏的網路成癮者,如何在相關問題惡化之前提早因應,已是重要的專業課題,由於國內網路成癮已有的相關文獻,較著重於網路成癮與其他心理、社會特質的相關研究,有關輔導因應的研究較少,針對小學網路成癮問題的研究更是少見,因此,加強此一問題的研究是有必要的,如此方有助於發展出兒童網路成癮問題的因應策略。

要發展有效的兒童網路成癮問題因應策略,應有良好的兒童網路成癮問題篩選工具,方能依照其網路成癮問題的個別差異以提供適切的協助,因此,針對兒童的認知發展狀況以編製合宜的網路成癮診斷工具,以辨識出有網路成癮問題的兒童,是發展兒童網路成癮問題因應策略的重要工作。就文獻探討所得,有不少學者提出網路成癮的相關診斷準則與量表,如Goldberg (1996) 最早依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 DSM-IV) 的撰寫方式,帶著部份玩笑性質的提出了網路成癮的診斷標準 (Internet Addictive Disorder[IAD] diagnostic criteria.)Brenner (1997) 亦是參照DSM-IV的診斷標準提出了包含32題是非題的「網路相關成癮行為量表」 (Internet Related Addictive Behavior Inventory, IRABI)Young (1998) 則就其實務觀察並參考DSM-IV病態性賭博的定義提出了包含八題是非題的網路成癮診斷問句的網路成癮診斷問卷 (Internet addiction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DQ) ,其中若有五題以上答是,即屬網路成癮者;Morahan-MartinSchumacher (2000) 同樣參照DSM-IV的診斷標準提出了包含13題是非題的病態性網路使用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 量表,其中若有四題以上答是,即屬病態性網路使用者;Greenfield (no date) 提出了包含十二題是非題的網路濫用測驗 (Internet Abuse Test) ,其中若有六題以上答是,即可能有網路濫用問題,此外,南非的ThatcherGoolam (2005) 亦運用問題性網路使用問卷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Questionnaire, PIUQ) ,韓國的Kim等人 (2006) 亦曾使用網路成癮量表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IAS) 以在其國內進行網路成癮的研究,而台灣的柯志鴻及其高雄醫學大學研究團隊(柯志鴻,2005;Ko, Yen, Chen, Chen, & Yen, 2005)、以及中國大陸陶然及其北京軍區總醫院研究團隊(李曉宏,2008)等, 亦都根據其臨床經驗而發展出不同的網路成癮診斷標準。

就台灣目前的情況而言,最為廣泛用以篩選網路成癮的診斷工具是陳淑惠及其台灣大學研究團隊所編製的「陳氏網路成癮量表」(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之前的名稱為中文網路成癮量表)(陳淑惠,1998a1998b1999;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該量表是綜合DSM-IV對各種成癮症的診斷標準,透過對臨床個案的觀察,以及對網路重度使用者的焦點訪談所得,共得26題網路成癮的行為描述,為李克特式的四點量表,有兩個分量表:(一)為「網路成癮核心症狀」分量表,包括「強迫性上網」(5題)、「網路成癮戒斷反應」(5題)、「網路成癮耐受性」(4題)等三個因素,(二)為「網路成癮相關問題」分量表,包括「人際與健康問題」(7題)、「時間管理問題」(5題)等兩個因素;全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Cronbach’s α為 .93,量表的計分方式採四分法,程度為「極不符合」表示1分、「不符合」表示2分、「符合」表示3分、「非常符合」表示4分,最低得分為26分,最高得分為104分。

    根據柯志鴻等人 (Ko, Yen, Yen, Chen, Yen, & Chen, 2005) 對「陳氏網路成癮量表」的研究指出,57/58分為最佳之篩檢切分點,具有 85.6% 之敏感度,可作為兩階段診斷研究方式之適當篩檢工具;同時 63/64 為最佳診斷切分點,可以正確診斷 87.6% 之個案,可作為單階段調查之適當診斷工具。因此,在「陳氏網路成癮量表」得分為58分以上的當事人有網路成癮的危險,而得分為64分以上的當事人則可診斷為網路成癮。

此一量表為診斷網路成癮之良好工具,惟其題目的語句陳述,主要是針對大學生與成人的網路成癮經驗來編擬,因此,若將之運用於高中以下之少年與兒童身上,在結果之解釋上宜有所修正,對於認知能力與網路使用經驗有所不同的少年與兒童當事人,可考慮進一步發展出專用的網路成癮評量工具(王智弘,2008)。就發展心理學的觀點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在學習、思考與認知理解的能力上都會隨著時間而變化(蘇建文等,2007),特別是對於國小階段的兒童當事人而言,其認知能力與網路使用經驗較之於大學生與成人,應存在更大的差距。依皮亞傑之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觀之,小學階段(7-12)屬於具體運思期,其主要特色為需要具體的事物來做為思考的輔助,她們的思維受限於此時此地,當然與大學生已邁入可做抽象思考的形式運思期之思考脈絡不同,在形式運思期階段,思維不再受限,能理解隱喻或寓意,也能夠思考各種可能性、假設性問題 (Papalia, Olds & Feldman, 2002) ,此皆小學階段學童力有所未逮之處。因此兒童用網路成癮量表的題項描述必須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由其脈絡出發思考,將發展階段的特色考量在內,方能編出貼近小學生脈絡的量表,也才能做出更為嚴謹的篩檢。

在此等兒童之認知能力與成人不同的考慮,已有研究者將「陳氏網路成癮量表」進行語句修改以做為兒童之用,就國內既有之改編版本而言,大抵為研究生基於學位論文之需求所改編,在編製程序上的可見瑕疵包括未經專家會議及實際訪談,即進行題項修改與預試,有些研究則直接採用先前研究者所改編之版本(吳慧菁,2007;陳玟如,2005;許仲毅,2008;許淑惠,2007;劉文尚,2004),研究者衡諸先前研究所採用之改編版本,並加以試用於國小中年級學童身上,經與負責施測之小學輔導教師進行事後討論與題項檢視,發現此等改編量表仍在部份題項上會引發填答學童在語句理解上的困難,如此,自會影響評量與診斷的正確性,並造成實施後續協助策略上的障礙。

因此,透過更完整的修訂程序,以編製更適切的兒童版CIAS有其必要性,如何確認量表在改編後其文意與原量表相符,而在用語上能轉化為兒童所能正確理解的語句,並貼近其網路使用與生活經驗,將可提升其在學齡兒童施測上的量表信效度表現,並獲致較正確的評量結果,使能將此等量表普遍運用於國小的實務工作,並有利於學校推動網路成癮的預防篩檢工作。

就現實生活經驗而言,國小學生從中年級開始普遍出現對於網路好奇及使用量增加的現象,且此現象對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影響頗深,許多案例發現小學生對線上遊戲的著迷,若非家長管制,其上網時間往往不能控制,而影響了人際關係以及課業,因此編擬一份可供評估兒童網路成癮傾向之自陳式量表,確實有其實務上之必要性,惟修訂的過程應力求程序上的嚴謹度,方能避免其日後實務應用上的困難,因此,基於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針對兒童的詞彙發展,用語習慣、實際之網路與生活經驗,並在國小實務工作人員與網路成癮專家的協助下,以發展出更周全的兒童版CIAS,應是有必要積極加以進行的研究主題。

 

參考文獻

王智弘(2008)。認識網路成癮問題的可能成因與輔導策略。教師天地15622-33

王智弘(2009)。網路諮商、網路成癮與網路心理健康。台北:學富。

 李曉宏(20081125日)。三問「網癮標準」。人民日報11版。2009115日取自http://paper.people.com.cn/ rmrb/html/2008-11/25/content-145376.htm

吳慧菁(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父母管教方式與網路成癮行為的關係以桃園縣國小為例。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柯志鴻(2005)。網路成癮疾患診斷準則。網路成癮問題暨輔導策略研習會。新竹,大華技術學院。

張淑慧(2006)。認識小學生的電腦知識-網路與電玩。展望新教育系列座談會。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梁良淵(2007)。探討嘉義地區國小學童之休閒活動類型、學習態度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立祥(1999)。我國資訊教育推動現況與展望。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陳玟如(2004)。國小學童網路成癮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冠名(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及網路沈迷的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淑惠(1998a)。上網會成癮,科學月刊26(6)477-481

陳淑惠(1998b)。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7-2511-S-002-023-N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511-S-002-010-N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之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3)279-294

黃雅玲(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線上遊戲之成癮性、使用行為與休閒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資策會(2008a)。20089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200929日,取自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網站: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210

資策會(2008b)。2007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家戶連網應用2008822日,取自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網站: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90

許仲毅(2008)。國小學生網路成癮、從眾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許淑惠(2007)。國小六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家庭相關因素與網路成癮之研究。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賴昱霖(2007 國小學童網際網路使用行為與資訊能力之相關研究-以雲林縣國小高年級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吳敏而、柯華葳、陳淑美    2007 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劉文尚(2004)。國小學童網路成癮及網路素養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Papalia, D. E., Olds, S. W., & Feldman, R. D. (2002)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張慧芝譯)。台北市:桂冠。(原著出版於2001年)

Brenner, V. (1997)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VII. Parameters of Internet use, abuse, and addiction: the first 9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 Psychological Reports, 80, 879-882.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ative disorder (IAD) diagnostic criteria. Retrieved December 2, 2005, from http://www.psycom.net/iadcriteria.html

Greenfield, D. (no date). Internet Abuse Test, May 7, 2009, Retrieved from http://www.virtual-addiction.com/a_iat.htm

Kim, K., Ryu, E., Chon, M., Yeun, E., Choi, S., Seo, J., & Nam, B. (2006). Internet addiction in Korean adolescents and its relation to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43(2), 185-192.

Ko, C. H., Yen, J. Y., Chen, C. C., Chen, S. H., & Yen, C. F. (2005).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internet addiction for adolescents,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3(11), 728-733.

Ko, C. H., Yen, J. Y., Yen, C. F., Chen, C. C., Yen, C. N., & Chen, S. H. (2005). Screening for internet addic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n cut-off points for the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The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1(12), 545-551.

Morahan-Martin, J. & Schumacher, P. (2000).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1), 13-29.

Thatcher, A. & Goolam, S. (2005).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Questionnaire.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5(4), 793-809.

Young, K. S. (1998). Caught in the net: How to recog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