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期 主編:王智弘  執行編輯:張勻銘  編輯:謝佳臻 95/06/15

 

本期主題: 網路上的「薄紗舞台效應」與宣洩治療功能--部落格現象的心理學解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副教授  王智弘

  

 

ㄧ、部落格是網路應用的新寵

    部落格(Blog),或被稱為「網誌」、「網路日誌」或「博客」(大陸用語),由於架站容易,不需要網頁編輯的複雜技巧,卻能製作出擁有文字、影像與音樂等的網頁,又有如BBS、留言板或討論區的留言互動功能,站主可以寫日記、發表作品、又可以組織社群,因此,部落格的使用人數不斷增加是有其實際功能上的理由,根據資策會「2005年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結果顯示,有15.0%的在家上網民眾擁有自己的部落格(資策會2006),此ㄧ比率在上網環境更方便的大學生族群中,有可能會更高,也無怪乎部落格的使用人數全球都持續增加中。

    根據網站goo researchJapan.internet.com在去年五月份公佈的一項「部落格定期調查」報告(資策會,2005),指出前一個月內,日本的網路使用者造訪過他人的部落格比例佔了全體網路使用者的67.6(較前期增加5.9),而對部落格一無所知的網路使用者較前期減少4.5%,約佔11.8%;由此可見,日本網路族群對於部落格的認知正漸漸提升。由年齡層來看,調查結果顯示19歲以下的網路使用者在過去一個月內造訪過他人部落格的比例為79.2%,20~30歲的使用者為76.9%,31~40歲的使用者為68.6%,41~50歲的使用者為59.1%,50歲以上的使用者為50.0%。由此可見,年齡層與部落格閱覽率呈現反向的關係,當年齡層越低則部落格閱覽率有越高的趨勢。其中青少年對部落格的熱情使用行為確實是值得注意與觀察的現象。

   

二、部落格的「薄紗舞台效應」

    由於部落格被視為在網路上寫日記,在日記上吐露不為人知的心事本是ㄧ件極隱私的事,現在把日記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刊載,好像是自己園地上的自家事,可是又可能會有許多網友上網來觀看,有人稱之這是滿足個人自戀、曝露自我或被偷窺的心理,網友的上網瀏覽則可能在滿足探求他人隱私的偷窺慾,這樣的觀點與網路現象,可謂是部落格的「薄紗舞台效應」:部落格像是夜色中掛著薄紗連接著陽台的小房間,部落格的主人在小房間內活動,迷濛的夜燈襯著薄紗,房間內的人物與影子(可比喻隱私)隨著燈光舞動若隱若現,而窗外ㄧ個個不知何時路過的行人(網友)正駐足觀看,想要看清楚房間中的ㄧ舉ㄧ動。

    房間中的人可能ㄧ直留在房間內,也可能拉開薄紗走到陽台,與圍觀的群眾互動,成為鎂光燈的焦點,當觀眾聚集夠多、人氣夠旺時,部落客( Blogger,部落格的主人)也有可能搖身ㄧ變成為作家、明星與商品代言人。

    部落格可能是部落客展現自我的網路舞台,部落格所建置形成的網路虛擬社群,或許能夠提供相當的社會支持機制,有利於當事人多元自我的建立與整合(林以正,2003),使部落客開發其自我潛能,滿足其榮譽感與成就感,甚或開創生涯的另一個春天,比如台灣最紅的部落格主人,網路漫畫家彎彎就是ㄧ個明顯的例子。

    彎彎的部落格從200310月開設至今,瀏覽人次早己超過千萬,目前每天上網人次超過五萬人,經常位居最紅的部落格網站「無名小站」的人氣排行榜第一名,學美術的彎彎在金融公司上班,擔任平面設計的職務,去年出版了第一本暢銷的創作書:《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彎彎塗鴨日記》,彎彎表示:「沒有部落格,就沒有展現的管道,畫的多就是想讓別人看,閉門造車實在沒什麼意思。所以今天如果沒有部落格,沒有這麼多的回饋,我大概也沒有這麼強的創造動力。說不定還只是隨手塗鴨,給周遭的人看看而已。」(中時電子報,2005),顯然,觀眾的熱情是部落客最大的動力。

 此ㄧ事件猶如聯電工程師Justin故事的翻版,Justin20035月創設了「我的心遺留在愛琴海」旅遊攝影網站,三個月內上網人次破百萬(e天下,2003),在聲名大噪後其已出版了有關希臘風情的音樂專輯與旅遊書等,Justin與彎彎都開展了其另一個充滿發展潛能的自我風貌,遠比其原來朝九晚五的工作更具生命力。網路的社群魅力與舞台效應是不可忽視的心理學現象。

 

三、部落格的心理治療功能?

    部落格另一令心理專業人員深感興趣的是其所隱含的心理治療功能,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post2005)網站於20051012日刊載ㄧ則文章,提及網路部落格有提供網友宣洩情緒的功能,並舉美國的ㄧ家醫院為例,該院提供部落格讓病人在網路上分享感受並接受網友的互動與回饋,而受到病人非常正向的回應,印證了部落格具有情緒抒解的治療性功能。而在美國線上所贊助的ㄧ項調查中,近半數的部落客們也認為部落格可被認為是ㄧ種治療的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部落格有如傳統寫日記的情感抒發功能之外,更有網友所形成的虛擬社群所提供之團體支持,這也是網路日誌與傳統日記最不一樣的地方。

    關於這種部落格的似治療性功能,Suler(2005)認為此與閱讀治療(bibliotherapy)的功能類似,人們透過書寫來表達與解決生活難題,或者藉此以增進個人成長,部落格的日誌書寫過程也能提供類似的功能,而猶有過之的是部落格還能提供廣大網友的回饋,而形成了一種支持性團體的氛圍,這可是傳統閱讀治療所不能提供的。

    就就有如網路上的團體諮商形式所可能帶來的益處,藉由匿名性的形式,成員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與隱私,而得到其他人的支持與回應,特別是網路上早已形成許多支持性的團體,透過bbs、留言版、討論區、郵件群組或聊天室,來互相分享經驗並提供情感支持,此等線上自助團體確實能發展出網路的社群功能,而能發揮Yalom(1995)所謂的團體療效因子,特別是注入希望、普同感、利他主義、人際學習與情感宣洩等療效因子功能的發揮,是較常被提及的(Finn, 1999Wallace,1999),因此,部落格的網路虛擬社群能發揮類似團體諮商與團體治療的療效功能,特別是情感宣洩與支持性的功能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其中的風險也不可忽視,特別是網路上支持性團體是難以保密的,部落格的成員即使以匿名來發表個人看法與經驗,其中被認出身分的風險仍舊存在,涉及隱私的保密更是ㄧ大困難,就如前述的「薄紗舞台效應」,網路上到底會有哪些網友會來閱讀和參與其實是難以預料的,網友的回應內容也是不可預期的,部落格的主人是否有此心理準備,會不會被網友的回應所傷?也是無法預知的!因此,在缺乏專業人員引導與關注的情況下,對部落格抱持著太多治療性的期待可能是過於樂觀與不切實際的。

 

四、部落格的研究與應用

    隨著青少年與學生族群對部落格的接納度與使用度日益提高,部落格的應用有漸為普及的趨勢,諮商專業人員與教育工作者對於部落格的社會互動與心理現象確實有進一步去了解的必要,對於部落格的心理學與社會學研究也是值得去探討的主題,特別是有關部落格的心理治療功能更是引發諮商專業人員的關切,如何將網路科技應用在諮商輔導工作上,ㄧ向是網路諮商研究人員關心的重點,因此,如何將部落格的網路應用形式運用於提升網友的心理健康,與增進諮商與輔導工作的實務效能上,似乎也是值得心理專業人員去探討與經營的課題!部落格真的具有宣洩治療的功能嗎?!還是有更多的療效因子可從實徵研究中被印證與發掘?就有待心理專業與網路諮商研究人員繼續加以努力了!

 

參考書目:

e天下(2003)。聯電工程師Justin: 用愛琴海「網」住萬人次的心2006614日取自http://www.techvantage.com.tw/content/031/ 031056.asp

 

中時電子報(2005)。漫畫寫人生-彎彎部落格2006614日取自http://blog.chinatimes.com/blognews/archive/2005/11/08/24381.html

 

林以正(2003)。成長與沈淪-網路,究竟是洪水猛獸或是新的契機?學生輔導86104-119

 

 資策會(2006)2005年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2006614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26

 

 資策會(2005)部落格(Blog)定期調查 認知率將近九成2006614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3713

 

 Finn, J.(1999). An exploration of helping processes in an online self-help group focusing on issues of disability. Health & Social Work, 24(3), 220-232.

 

 Suler, J.(2005). Blogs as therapy. Retrieved June 14,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psycyber.blogspot.com/

 

 Yalom, I. D.(1995).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 (4th ed.). New York, NYBasicBooks.    

 

  Wallace, P.1999.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shingtonpost (2005).Cyber-catharsis: Bloggers use web sites as therapy. Retrieved June 14, 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5/10/11/AR2005101101781.html

            

 

首頁 信箱 留言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