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中網路發達、科技與消費商品推陳出新,媒體與流行文化又是一波接一波的浪潮,現代生活中的孩子常受到許多的誘惑與衝擊,孩子的心是動盪的也是險象環生的,現代生活中的父母在面對孩子與孩子的問題時常感到有應接不暇的無力感,過去的成長經驗與生活累積似乎無法因應眼前所面對的孩子問題,親子教育不知從何做起?
我們雖是生活在現代,但是傳統文化的根源是在的,先人文化的智慧也是歷久而彌新的,可是如何學習傳統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技的新知來實施親子教育,這是現代父母最重要的挑戰與課題!
我國最早的一部醫學經典-黃帝內經認為,藥有三等:上藥為精、氣、神;中藥為五穀雜糧;下藥是百草針灸;這是有預防醫學概念的,修身養性為上藥,生活飲食為中藥,治病處方為下藥,治病在求無病,是為上策!
由此觀之,親子教育亦有三個層次:上層是活出生命讓孩子體會、中層是表現生活讓孩子學習、下層是透過語言讓孩子了解。
所謂上層的親子教育是活出生命讓孩子體會,亦即父母終身所追求與展現的生命境界、生命態度與價值立場,正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學習對象,潛移默化、心領神會,父母的精神生活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材料與學習環境,因此,父母的生命意義追求是給孩子最上等的親子教育。
所謂中層的親子教育是表現生活讓孩子學習,亦即父母每日的生活作息、飲食休閒、待人接物所展現出來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與生活技能,正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學習對象,不言而教、日日觀摩,父母的日常生活是孩子建立其生活型態的學習材料與學習環境,因此,父母的日常生活表現是給孩子第二等的親子教育。
所謂下層的親子教育是透過語言讓孩子了解,意即父母透過言語教導、溝通表達、賞善罰惡所表達出來的文明知識、社會期待與行為規範,正是孩子用以理解與反應環境的知識與常識,細心調教、耳提面命,父母的親自教導是孩子建立其行為表現的學習材料與學習環境,因此,父母的親身言語教導是給孩子第三等的親子教育。
層次有高低、但三層都重要,傳統文化擅長由上而下、西方文明擅長由下而上,各有擅長,我們為人父母的都要學,也都值得學!學習傳統文化的上層親子教育可從經典著手,再加上生命體會與生活實踐加以穩固;學習西方文明的下層親子教育可從心理學著手,再加上生活應用與親子互動加以落實。現代的華人父母要學的真多,真辛苦,可學的真多,也真幸福!
由上述的親子教育層次,上層的經典的方法我能說的有限,在此說說我較能說的下層的心理學的方法,現代父母面對現代科技充斥的生活環境,確實要懂得善用科技:由(一)接觸科技,再來(二)瞭解科技,然後(三)善用科技,所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讓現代科技這個「水」發揮正向的功能,要了解「水」性,然後善加利用,所以,我們為人家長、老師或助人工作者都要能接觸科技,瞭解科技,然後善用科技,以幫助孩子成長。
在面對子女的時候,現代父母也要能善用溝通的技巧與方法:從(一)瞭解子女:瞭解其所接觸的同儕團體與生活經驗,知道他(她)們在學什麼、想什麼、玩什麼,然後才能(二)接納子女:雖然並不一定同意其想法與作法,但是可以理解其想法、接納其感受,然後才有更多的機會邀請子女或接受子女邀請以(三)陪伴子女,有陪伴然後才可在各個關鍵時刻,在子女需要協助時得以(四)協助子女,在協助過程中,休戚相關、禍福與共,方能有最佳的機會(五)引導子女,而在分享經驗、循循善誘的引導中,達到(六)教育子女的目標。
原來親子教育是有一些方法與步驟的,這是心理學或說是諮商輔導的方法。不過,完整的親子教育是有三個層面的:上層是活出生命讓孩子體會、中層是表現生活讓孩子學習、下層是透過語言讓孩子了解。很難嗎?其實也不會,因為,從任一層面著手都可以成功,做的好也都會自然兼顧其他層面,真心誠意最重要!用心面對親子教育也就是用心面對生命,這沒有不成功的,不論現代、過去或未來,都是會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