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訂閱分隔線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分隔線信箱分隔線留言分隔線討論分隔線
台灣心理諮商通訊電子報
第207期   主編:王智弘 執行編輯:郭思琪 編輯:王婉珣  96/05/23
本期主題: 青少年社會發展與網路依附

偉斌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國民教育研究所 博士班研究生、板橋市新埔國小教師)

        

青少年休閒的議題多年來是各界密切關心的部分,而優良的青少年休閒文化是需要社會、家庭與學校加以配合共同倡導,Erickson的社會發展論強調12-18歲的青少年在心理上屬於自我統整階段,開始有偶像楷模的產生,也會有孤立自主的情境,因此青少年階段是需要與社會互動的,因此社會的現象與脈動也牽動著青少年成長歷程。在青少年網路成癮與依附的研究中,發現逃避型依附與焦慮型依附的青少年較有網路成癮的傾向(李偉斌,民91),顯示在現今網路發達的社會,網路是某些特質青少年重要的依附物。

 

除此之外,Young1999)說明網路的溝通模式創造了一個虛擬舞台,讓個人得以嘗試扮演不同的角色,個人藉由創造ideal self來滿足現實生活中所無法滿足的心理需求。Morahan-MartinSchumacher2000)則認為網路上的人際溝通模式有助於個人發展新的自我認同。可見網路在某部分自我狀態上呈現重要的角色,或許並非僅是負面的影響。

網路發展必定與社會有所關聯,林以正(民93)認為一個流行的科技必然蘊含著切合當時人們的價值取向與心理需求,而網路是後現代價值取向最典型的表現,且網路並非獨特的產物,必須和整體的社會脈動進行連動的分析。Turkle1996)認為網路的角色扮演可使人重新認識不同的自我面貌,個人的自我概念也可獲得擴展或重塑,所以說「當開啟某一扇視窗時,同時也將心靈的一部份打開」。對青少年而言,此網路之休閒或許對其社會發展有正向的心理幫助。

 

  青少年最喜愛在網路從事的行為之一是網路交友,傳統人際關係的建立要素有:接近性、相似性、外貌的吸引力、互惠的喜歡、社交技巧;而網路交友具有使用的便利性、自我的選擇與隨時參與、匿名性虛擬的安全感、打發時間、無聊、炫耀認識多元的朋友、認同與支持。並非每個人在網路的特性皆是相同,近期研究有將網路人際互動型態分為:尋尋覓覓的逛街型、聊天談心事的情感型、社群互動的分享型,而其中網路交友的文化為何更值得涉入解析。

網路的特質,共同交織形成了網路情境的特殊性,成為影響網路交友最主要且重要的因素。陶慧娟(民93)研究中認為匿名性、缺乏社會線索、隔離又連結、跨越時間地理,使網路成為一個以文字為主的場域,也促發使用者在這裡可以進行自我揭露,透過書寫行為投射自我、發洩心情、呈現自己生活裡的一部份。網路交友的歷程為當事人視文字本身的訊息具有可信度,使用者才會進一步以文章、基本資料、聊天去進行判斷,決定要不要認識這個人,進而串連起整個使用行為,使網路交友成為一個完整的循環過程,在這當中展現出與人際關係截然不同的發展過程。且認為網路這個虛擬情境發展出來的關係,雖無法替代真實生活的關係,但還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實性。

 

 針對高雄市高職生目前網路交友行為的現況研究(詹錫棋,民93)顯示,高雄市高職生家中可上網的比例為81.5%,平均每週上網時間為11.02小時。高雄市高職生有網路交友經驗的比為58.5%,以打發時間及想多交朋友為主要動機。不少高雄市高職學生的網友並沒有固定的對象,交談的內容最多為線上遊戲及感情問題。過半數的父母對高職學生交網友行為的態度為不太清楚、不知道或不管。
   
高雄市高職學生認為網路交友的優點主要是「可以交到各地的朋友」,缺點主要是「不知對方真假」。有交網友者63.4%
打字變快,超過半數自認交了網友後「都沒有」負面影響。具結交網友經驗者中有過半數曾與網友見面,與網友見面時大多數會結伴並且告訴好友,與網友見面的地點,最多為商店街及餐飲店。多數高職生是抱著好奇、好玩的態度與網友見面,與網友見面時最擔心「與預期差很多」,女生則比男生多擔心「受騙」,「以後糾纏不清」及「受害」。

 

此外,針對國中生的研究(王舒薇,民92)發現:(1)國中生嘗試網路交友之比例約五成以上,以打發時間為主要動機(2)在社會心理特性上,網路交友與否在家庭凝聚力父母支持、手足支持、同儕支持、同儕網路交友經驗、自尊狀況及社會焦慮上上有顯著差異,而在師長支持人際關係上則無顯著差異。(3)網路人際關係成癮高危險群在父母支持、同儕支持、社會支持總分、同儕網路交友經驗、社會焦慮方面有顯著差異(4)人口特性及社會心理變項對網路人際關係成癮之預測總變異量為30.5%,其中以父母支持度、同儕網路交友情況及社會焦慮較具預測力。

 

由此得知,目前國內數篇探討網路交友互動之學術論文,但其結果多為陳述現象與量化的探尋,但青少年網路人際的互動應是一歷程的轉換,單以數字說明尚缺核心價值。歷程的探討將紮根與詮釋現象納入,從現象學取向引伸出網路互動之歷程。此因網路與傳統電腦最大的不同在於互動,人際的互動產生社會心理學的效應,即使是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也將有次文化存在,青少年在社會上的行為較易以其他方式呈現得知,網路世界深度難測,有待更多開發探討,學界需更多議題投入在此青少年的主流文化上。

 

  

TOP

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