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訂閱 】 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信箱留言討論 |
第217期 主編:王智弘 編輯:郭思琪 97/07/22 |
本期主題: 運用一次單元諮商模式以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王智弘 一、 前言:一次單元諮商模式
運用一次單元諮商模式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的具體作法,可就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結構性諮商程序加以說明,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結構性諮商程序包含了八個部分(王智弘、楊淳斐,2004,2006a),此八個程序基本上有其先後呈現的順序,但是並非是截然劃分與不可變動的,特別是在第ㄧ諮商單元中,此等程序的次序性較為明顯,在第二諮商單元之後,程序的次序安排則具有很大的彈性,主要是針對當事人需求與諮商單元的進展來做自然的應用與調整,基本上,此等程序進展的主要概念是反映了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結構性與問題解決導向概念,亦即,前一程序的具體成果推動了下一程序的開展,而程序的依序順利開展則催化了諮商單元往達成諮商具體成果的方向邁進。 雖然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諮商目標旨在達成諮商單元的具體成果,諮商的焦點是以問題解決導向與改變的任務為主軸,但是其核心概念則在尊重當事人的存在價值、自由意志以及生命意義的追求,且透過諮商師表現真誠、無條件積極關懷與正確同理心的態度所建立的治療關係來加以展開,諮商師雖不以專家角色自居,並相信當事人有能力做正向與建設性的決定,但是,諮商師透過結構性的諮商程序,以及催化性與問題解決導向之語言與文字的運用,表層的目標是以當事人在生活中尋求改變為諮商的焦點任務,而深層的目標則是以當事人生命意義與力量的發現為諮商進行成敗的關鍵,亦即所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因此,諮商師的深層關懷、積極參與,並協助當事人評估其心理動力,以增進其自我了解與洞察,有其必要性,特別是諮商師應以其個人對自我生命的信心與勇氣做為示範,以「鼓勵」當事人覺察其優點、力量與資源,肯定生命的希望與價值,以面對問題、採取行動、促成改變(王智弘、楊淳斐,2004,2006a)。 因此,隨著諮商程序與具體成果的進展,當事人的能力與勇氣隨之提昇,而使得當事人更有足夠的準備與力量去面對問題與追求改變,而透過選擇具體且可以增強當事人問題解決的小型任務為基礎的行動方案,及針對預擬的可能狀況加以演練之後,諮商師進行最後的回饋程序,最後一次諮商單元在儘可能達成其最大的具體成果後結束,後續的追蹤或諮商單元則視實際情況與當事人的需要而定。
要進行為網路成癮的諮商之前,需先確認當事人是否為網路成癮當事人相當重要,必要時可透過陳淑惠(1998a,1998b,1999)所編製的「中文網路沉迷量表」或運用柯志鴻(2005)的臨床診斷準則加以確認。其次為訂定網路成癮的治療目標:協助網路上癮的當事人從失序的上網行為與失序的生活狀況中回歸次序與平衡,輔導的目標不是「戒除」上網,而是合理的上網,可以控制的上網,可以適切的安排上網與非上網的時間,可以將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加以統合並達成協調與平衡,以協助網路上癮的當事人以回歸正常與和諧的生活,以「平衡」與「統整」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王智弘,2008a;Suler, 2000)。此一目標應與網路成癮當事人共同加以確認(若當事人為未成年人則其監護人亦應有機會被告知並參與此一目標的訂定)。在確認診斷與目標之後,則可開始進行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實施程序。 (一)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實施程序:基本上,一次單元諮商模式共包含八個程序,或稱七加一個程序,亦即包含七個必要程序與一個選擇程序(王智弘、楊淳斐,2004,2006a),在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時其實務作法在配合王智弘(2003,2004,2005a,2008a,2008b)參考Young與Goldberg(Ferris, 1996)的觀點,所提出之「覺、知、處、行、控、追」等網路上癮的諮商六步驟後,其實施程序如下: 1.展現良好的治療態度以建立治療關係: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諮商師除在諮商初期透過口語與文字表達以充分展現真誠、關懷與同理的態度以與網路成癮當事人建立治療關係,並持續在諮商過程中維持展現此等態度的基調。若進入第二次諮商單元,則應先簡要回顧第一次單元的內容,確認並肯定第一次單元的成果與後續在當事人生活中的發展,並向當事人說明在每一次諮商單元中,諮商的目標乃在於增進諮商的具體成果,藉此以進一步開展新的單元諮商程序,使當事人與諮商師共同為增進諮商的具體成果而努力。 對於非志願求助的網路成癮當事人,首要能化解抗拒、建立治療關係,因此,同理與接納當事人情緒感受的工作特別重要,透過不評斷與自然分享的態度,與網路成癮當事人討論上網的經驗與當前的處境,有助於進入網路成癮當事人的情緒經驗,並建立可以工作的治療關係。 2.肯定網路成癮當事人的求助行為與面對問題的勇氣:肯定與網路成癮當事人此次的求助行為與面對自己生活問題的勇氣,求助與面對問題是良好改變的必要條件。特別在當事人的第一次諮商求助經驗或第一次諮商單元,更要積極肯定當事人的求助行為已開展其追尋生命意義與有價值改變的過程,若進入第二單元諮商,則要積極肯定與網路成癮當事人願意繼續追求成長與面對問題的決心與勇氣,諮商師願意與其一起為提升諮商的具體成果而努力。 對於網路成癮當事人願意繼續留在治療關係中,並朝向問題的探討過程表示肯定,特別對網路成癮當事人在網路中尋求建立自我價值與人際關係的努力給予正向評價,以提升其價值感,而對網路成癮當事人在現實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與問題,在治療過程中對當事人的任何正向面對問題解決過程的信念與態度皆予以肯定,以進一步鞏固治療關係,朝向問題解決的可能。 此一過程亦要進行「覺」的步驟-覺察病識感:協助當事人覺察到自己已過度使用網路的狀況以建立病識感與產生改變的動機是治療的關鍵。 3.強調改變的可能性與強化網路成癮當事人對問題解決的信心:諮商師透過引導網路成癮當事人對生活中所發生(特別是最近發生)之「改變」經驗的體驗,或是透過說明先前諮商單元的改變成果,強調改變之可能性,並說明從過去諮商師協助許多當事人成功改變的經驗,可以肯定諮商治療的功能,若網路成癮當事人事人能對自己與諮商有信心,願意去面對問題加以解決,即使一次單元的諮商亦能使當事人的問題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與達到諮商的具體成果。
此一過程亦要進行「知」的步驟-認知潛在問題:此一階段特別要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認知到導致其過度上網行為的潛在心理問題:網路上癮行為的背後其實是有理由的,過度上網的行為是潛在心理問題導致其逃離正常生活的結果 此一過程亦要進行「處」的步驟-處理潛在問題:協助當事人去面對現實,處理潛在的心理問題而非沉迷網路以逃避問題:讓當事人深切了解到逃避問題祇是使問題更加惡化而已,並非解決問題之道。 5.找出網路成癮當事人的生命意義與力量:諮商師應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找出生命的意義與力量,網路成癮當事人對自己的生命意義與價值感可能有造成其困境的假設,諮商師應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重新建構自己的生命意義與價值感,特別是透過找出正向的例外與成功經驗,使網路成癮當事人能帶著勇氣、希望,與重獲生命意義與力量的意志力來面對問題、面對生命。為增加當事人成功的機會,諮商師可同時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找出其生命中的資源與支持系統。 6.提出網路成癮當事人可具體尋求改變的任務與演練可能的解決方案:針對本次所選擇的網路成癮當事人問題與諮商焦點,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提出可具體尋求改變的小型任務,以累積成功經驗,並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預估可能遭遇的困難與化解之道,包括生命中的資源與支持系統的應用,具體規劃小型任務的可行方案,並透過簡要的口頭演練或書面演練以預演此等可行方案。 此一過程亦要進行「行」的步驟-發展並執行改變計畫:發展並執行改變計畫:協助當事人發展出改善過度使用網路行為的行動計畫並加以執行,此等行動計畫若能提供當事人從事其他替代性正向活動的吸引力,並結合重要他人的協助以塑造有利情境,則成功率將大增:配合第三步驟的潛在心理問題的處理,應協助當事人提出具體改善網路上癮行為的行動計畫,並身體力行以逐步改變上網行為。 7.肯定諮商與網路成癮當事人的努力成果:在即時諮商情境中,可詢問網路成癮當事人最後在執行改變任務上有無疑問,有疑問則當面予以釐清,在非即時諮商情境中,則可預擬其可能產生之疑問加以釐清,若無疑問或釐清疑問後再進行最後四步驟回饋:1.確認:說明網路成癮當事人確實有必要來求助的理由,2.肯定:肯定網路成癮當事人在本次諮商中有關認知、情感與行為上的學習是對解決問題有幫助的,以確認本次諮商單元的成果,3.診斷:以具積極意涵與可改變性的方式描述網路成癮當事人的問題,並強調網路成癮當事人的生命意義與力量,4.對策:提出具體的小型任務讓網路成癮當事人在生活中加以實踐。諮商單元在完成最後回饋後結束,結束前諮商師除可表達祝福之意外,亦說明進行追蹤或進行下一單元諮商的可能性。 此一過程亦要進行「控」的步驟-培養自我監控能力逐步降低上網時間培養出對時間的敏感度與對自我的監控能力:以期在達成諮商目標回歸正常與和諧的生活之後,能自我監控以持續維持戰果。 8.追蹤或進行下一單元諮商(可能進行或不進行):諮商後的追蹤,可透過電話或郵件(傳統或電子郵件)以追蹤網路成癮當事人的任務執行狀況,無論網路成癮當事人達致多少的進展或遭遇任何的挫敗與困難,都積極肯定其生命意義與力量,積極肯定其付出的努力與改變的成果,就如同Frankl的名言:「有生存理由的人能忍受任何生存的方式」,對當事人肯定其生命意義與力量是絕對必要的;也誠如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取向在網路成癮當事人有所進展時說:「你怎麼做到的?」來加以肯定、而在網路成癮當事人遭遇挫敗時說:「你怎麼熬過來的!」來加以支持,凡事以正向角度看待,以積極樂觀的方式來肯定與支持網路成癮當事人是諮商師的基本立場。最後諮商師並說明「諮商的大門是永遠敞開的」,邀請網路成癮當事人在其自覺有必要時歡迎其再求助,以進行下一單元的諮商,以不斷的擴大諮商的具體成果。 此一過程即是要進行「追」的步驟-後續的觀察與追蹤,由於考慮一般成癮問題的再患率極高,為穩定諮商成效,避免問題復發,亦可再加上以持續的觀察問題的改善狀況,追蹤諮商的長期效果,並提供必要的支持與修正以避免問題的復發。
(二)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應用型態:要應用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網路諮商以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可分非即時(媒體中介諮商),以及即時(次數受限之晤談諮商與即時媒體中介諮商)兩種型態分加以探討(王智弘、楊淳斐,2006a): 因此,在諮商師展開治療性文件回覆的開始,要透過大量的文字描述與篇幅以反應網路成癮當事人所描述的經驗與文字內容,情緒的同理與內容的同理都非常重要,基本上要能呈現諮商師的真誠、關懷與正確的同理,以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同時,亦要透過文字表達出對網路成癮當事人求助行為與勇於面對問題的肯定,其次則要說明解決問題與尋求改變,是可能發生與可能達成的,強調有許多網路成癮當事人也是透過此等諮商方式得到協助,只要網路成癮當事人能對此等諮商服務與自己有信心,願意面對問題採取行動,即使是一次諮商文件的互動也能有一定程度的收穫,以強化網路成癮當事人解決問題的信心。 緊接的程序則必須在網路成癮當事人有限的文字呈現資料中,選擇並確立本次諮商中要解決的問題與諮商處理的焦點,透過敘事與描繪的方式,諮商師可替代網路成癮當事人為此一問題焦點做標題的命名,並集中焦點就可能解決的問題部分加以探討。
接下來是關鍵性的重要程序,即是諮商師應就網路成癮當事人所描述的內容中找出網路成癮當事人生命的意義與力量,釐清網路成癮當事人造成其困境的生命假設,並透過找出網路成癮當事人所描述的(相對性)正向例外與成功經驗,重新建構網路成癮當事人的生命意義與價值感,積極鼓勵網路成癮當事人能帶著生命意義與力量來面對生命與面對問題,為增加網路成癮當事人成功的機會,諮商師亦可同時提醒網路成癮當事人去應用其生命中的可能資源與支持系統。 最後在諮商文件結束之前,可以假設性的就網路成癮當事人可能產生之疑問加以釐清,並進行如前文所述之最後四步驟回饋。 在非即時媒體中介諮商文件完成回覆之後,若要進行追蹤,則可在一週或兩週後進行,可透過郵件(傳統或電子)以追蹤網路成癮當事人的任務執行狀況,如前文所述,無論網路成癮當事人達致多少的進展或遭遇任何的挫敗與困難,諮商師都積極肯定其生命意義與力量,積極肯定其付出的努力與改變的成果。此時亦可針對上次諮商單元進行的內容邀請網路成癮當事人進行釐清,最後諮商師並說明「諮商的大門是永遠敞開的」,邀請網路成癮當事人在其自覺有必要時歡迎其再求助,以進行下一單元的諮商,以擴大諮商的成果。 此外,亦應進行當事人是否為網路成癮當事人之確認,包括運用柯志鴻(2005)的臨床診斷準則就當事人的描述內容加以確認,或再進一步透過陳淑惠(1998a,1998b,1999)所編製的「中文網路沉迷量表」以為確認。 2. 即時(次數受限之晤談與即時的媒體中介)諮商服務型態:包括晤談,以及即時的媒體中介型式:聊天室(chat room)、即時通(messenger)、skype與網路電話等,在進入即時諮商程序之後,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諮商師應與網路成癮當事人探討可能進行的諮商計畫,特別是與網路成癮當事人共同評估可能可以投入之諮商次數與時間,若當事人有諮商次數受限的實際狀況,諮商師可向網路成癮當事人簡介一次單元諮商模式的概念,並與當事人共同決定是否要採取一次單元諮商模式來協助當事人,在此等過程中諮商師應透過口語與文字表達以充分展現真誠、關懷與同理的態度,並持續在諮商過程中維持展現此等態度的基調。此外,若是透過即時的媒體中介諮商服務型態,因無法有現場面對面的接觸,諮商師應善用前文所述的媒體諮商實務技巧,並投入更多的時間與資源以強化諮商關係。 若為第一次之諮商,在要進行網路成癮諮商之前,需先確認當事人是否為網路成癮,可透過陳淑惠(1998a,1998b,1999)所編製的「中文網路沉迷量表」提供線上施測,或者運用柯志鴻(2005)的臨床診斷準則加以確認。其次為與當事人討論訂定網路成癮的治療目標:協助網路上癮的當事人從失序的上網行為與失序的生活狀況中回歸次序與平衡,輔導的目標不是「戒除」上網,而是合理的上網,可以控制的上網,可以適切的安排上網與非上網的時間,可以將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加以統合並達成協調與平衡,以協助網路上癮的當事人以回歸正常與和諧的生活,以「平衡」與「統整」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王智弘,2008a;Suler, 2000)。此一目標應與網路成癮當事人共同加以確認(若當事人為未成年人則其監護人亦應有機會被告知並參與此一目標的訂定)。在確認診斷與目標之後,則可開始進行配合「覺、知、處、行、控、追」等網路上癮諮商六步驟的之一次單元諮商模式實施程序。 如前所述,若網路成癮當事人已進入第二次諮商單元,則應先簡要回顧第一次諮商單元的內容,確認並肯定第一次諮商單元的成果與後續在網路成癮當事人生活中的發展,並開展新的單元諮商程序。 其次若網路成癮當事人為第一次尋求諮商協助或所進行為第一次單元的諮商,諮商師要積極肯定當事人的求助行為,已爲其展開一追尋生命意義與有價值改變的過程,若為第二次以後之諮商則針對當事人再次求助之行為與勇氣加以正向回饋,並積極肯定網路成癮當事人願意繼續去追求成長與面對問題的決心與勇氣,諮商師亦同時表達願意共同為提升諮商的效果而繼續努力的強烈意念。 接著諮商師應詢問網路成癮當事人來談的動機與近來所遭遇之生活變動狀況,引導第一次諮商單元之網路成癮當事人透過對生活中所發生(特別是最近發生)之「改變」經驗的體驗,或是引導第二次以後諮商單元之網路成癮當事人透過對先前諮商單元的改變成果或個人體驗,以強調生活中產生改變之可能性。強調一次單元諮商的治療功能,以強化網路成癮當事人對自我與諮商之信心,增強面對與解決問題的意願,以付出努力以達成諮商的效果。 其次則要與網路成癮當事人共同討論以確認此次諮商單元的焦點,諮商師應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描述問題並作命名;在完成問題命名之後,諮商師應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就問題中選擇可以解決的部分在此一諮商單元中加以處理,以作為本諮商單元的焦點。 接著則為一具關鍵性的程序,諮商師應協助第一次諮商單元的網路成癮當事人找出生命的意義與力量,對造成其困境的生命假設,重新建構其生命意義與價值感,特別是透過找出正向的例外與成功經驗,使網路成癮當事人能重獲生命意義與力量的意志力來面對並解決問題,對於第二次以後單元諮商之網路成癮當事人則應強化其生命意義與力量,對其改變的進展或遭遇的困難,都積極加以肯定。在此程序中,諮商師同時視網路成癮當事人之需要以討論尋找其生命中的資源與支持系統之必要性。
在確認與強化網路成癮當事人之生命意義與力量之後,則須針對本次諮商單元所選擇的當事人問題與諮商焦點,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提出此次單元可具體尋求改變的小型任務,以逐步化解問題,同時應協助網路成癮當事人預估執行此等任務可能遭遇的困難與化解之道,以及資源與支持系統的可能應用,在規劃完成小型任務的可行方案之後,諮商師與網路成癮當事人可即時加以預演,以發掘可能遭遇的困難,並進行可行性的修正。
在完成任務方案之預演過程後,諮商已進入尾聲,諮商師可再詢問網路成癮當事人在執行改變任務上有無疑問並予以釐清,之後再進行最後之四步驟回饋。最後諮商師對當事人表達祝福之意並說明進行追蹤或進行下一單元諮商的可能性。在諮商單元後一週或兩週後視情況進行諮商後的追蹤,並與網路成癮當事人討論進行下一單元諮商的必要性
。 除了透過諮商的處理策略之外,即透過多元管道與多元策略以全面協助可能有網路成癮問題的當事人,是較有可能成功的方式(王智弘,2005a;柯志鴻,2005)。特別是諮商輔導人員須能夠創造ㄧ個有助於網路沉迷當事人改善其網路成癮問題的生活環境,配合替代性活動的提供,其中需結合當事人的老師、家長、同學、同事、朋友等當事人生活中之重要他人,以共同創造此一有利的改變情境,以對網路成癮問題的改善,提供較完整的因應之道,這也就是所謂偷天換日、全體動員的實際涵義。綜合上述,要處理網路成癮問題需內外兼治,並運用多元管道與多元策略較易成功而從實務經驗中發現,網路成癮的問題處理,雖然心理輔導、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策略都可能會使用到,但是就整體策略而言,輔導重於諮商、諮商重於治療,在校園中最好建立包含健康促進、初級預防、預警制度、次級預防、三級預防的網路成癮五級預防機制(王智弘,2007,2008b),可使網路成癮問題有整體的因應機制,也能發揮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
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之挑戰與因應研討會。台北市,淡江大學。
策研討會。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技術學院。
會第35屆第2次會員大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立台灣大學。
199。
(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7-2511-S-002-023-N)
(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511-S-002-010-N ) consequences. Retrieved June 20, 2003, from http://www.chem.vt.edu/chem-
dept/dessy/honors/papers/ferris.html
principle. Retrieved June 20, 2003, from http://www.rider.edu/~suler/
psycyber/integrate.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