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迷網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
                       

                                                                                                                     施香如(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副教授)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高效率、低成本的網路科技應用,已成為人們在經濟活動、人際溝通與互動上的重要工具。熟悉電腦及網路使用成為學校課程或課後才藝訓練的重要內容,父母及老師們也期望青少年可因此增加學習效率、個人能力與成就感,進而及早儲備適應未來科技化社會所需的知識與能力。

青少年透過網路之可即時瀏覽與搜集資料,滿足他們對外在世界的好奇,快速地擴展他們的生活領域,並可藉由各種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提供他們實現自我、展現成就感的機會。電腦可以說是結合了電視與學習的功能,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他們可以獲得對外在環境的主控權,也可以與他人互動產生隸屬於廣大社交情境的感受,並同時具有娛樂的效果(Roe and  Muijs,1998),為青少年建立了另一個可以快速滿足需求的空間。

然而隨著網路資訊的快速發展過程中,部分青少年無限制地投入時間與精力於網路上而忽略課業的學習與日常人際互動,造成生活作息及健康之不良影響;近來許多24小時開放之「網咖」林立於街頭,讓許多青少年流連忘返於其中,加上層出不窮的網友糾紛或傷害事件及網路色情泛濫等現象,也讓許多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對青少年網路使用出現又期望又怕受傷害的矛盾心態。

許多研究報告同時也指出網路使用對青少年而言並非百利而無一弊,Roe和Muijs (1998)發現重度使用電腦對10至11歲孩童的課業成就、自尊及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影響是弊大於利。Schater等人(1998)則指出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可以藉由網路快速地瀏覽並搜集資料,但卻不能有計劃地運用資料分析的技巧,也就是說資訊的高速公路-電腦網路對青少年的生活的確帶來許多的便利,然而這些便利性對青少年可能造成某些能力發展的阻礙,而高度的使用量也常會改變他們的睡眠習慣及娛樂休閒活動,並會嚴重干擾生活中的其他功能((柯舜智,民82;Young,1996),甚至讓青少年沈溺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而與現實生活脫節。(柯舜智,民82)。這些現象讓我們相信使用者過度投入或過度依賴網路而對網路之使用失去主控權,是造成網路使用只蒙其害而無法享其利的重要原因,如果網路生活能與現實生活整合,且不妨礙現實生活的運作,則網路的使用仍是相當健康的。

總而言之,網路是這一代青少年未來生活中必備的工具,教導他們學習自我掌控網路的使用而不為網路所掌控,應是輔導青少年網路使用時的最重要的目標。以下筆者將就訪談青少年網路使用之經驗,並參考相關文獻,逐一探討造成青少年大量使用網路及網路使用量下降的原因,並歸納改變青少年網路使用的可能機制,據以提出輔導青少年網路使用之建議。

 

二、造成青少年之網路重度使用的可能因素

(一)、好奇心與新鮮感:網路是新興的科技產物,對青少年而言,網路及網路遊戲充滿了許多的新奇事物,藉由搜索引擎可以得到迅速得到大量的資訊;而網路不同於傳統的溝通方式,它可以讓青少年在線上與不同的人運用各種方式進行互動,提供了青少年有無限的探索空間,也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

  (二)、網路人際互動的吸引:在網路世界中,人際互動具備了隨時參與的可能性及自我的選擇性與匿名性,人與人的互動與交往沒有現實世界中外觀長相所造成的壓力,可以自在地發展新的人際關係而不致於自卑(翟本瑞,民88)。所以青少年可以在網路人際互動中快速且大量地認識網友,尤其當現實生活無法滿足其交友與親密關係等社會性需求時,青少年自然會尋求網路世界來建立更進一步的關係。Young和Rogers(1998)的研究中則更進一步指出網路互動中的匿名性及無需面對面的接觸方式的確可以協助憂鬱症患者減低與人交談時的壓力。

  而吸引青少年的常見網路人際互動形態可分為下列幾種:

(1)認識大量且不同類型的網友,藉由四通八達的網路可以與不同地區、國家、人種、性別及社經地位的人認識,為青少年開啟了一相當便利的交友管道,也可滿足他們對不同類型朋友的好奇心。

(2)聊天談心事,對象可能是完全不曾相見的網友與遠方熟識的朋友兩類,前者彼此在網路上互吐心事,就像「電子情書」一片中男女主角的交往過程般,雙方於網路上是相知相惜的朋友,但在現實世界中不一定有所接觸或了解;而藉由網路與遠方的朋友進行不受時空限制的情感維繫,其溝通則是建構在現實世界中對彼此的認識之上的。而前一種的互動關係有時會發展成為網路戀情;後者則常是分隔兩地年輕情侶維繫情感的方式。

(3)網路社群之認同感:青少年會因為個人的興趣或專長而常參與網路上某一群人的互動,繼而形成一較固定的社群互動,而此社群中有彼此較固定的互動模式及規則,並且討論的話題也較為固定,而對某一固定社群較投入者甚至會期望並參與網聚,讓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由網路上的互動延伸到現實生活中;而會使青少年大量使用網路的社群常是因線上互動式遊戲而形成的,在互動式遊戲中常會形成特有的社會規範與組織。

      (三)使用的便利性:當家中設備或學校能提供快速上網的設備時,常是青少年開始大量使用網路的一重要因素,校內可以免費地享用學術網路更是促使他們再度大量使用網路的重要原因,而若再加上各校宿網的發達,則會讓他們使用機會增加不少;然而隨著「網咖」業者大量改善硬體及軟體設備,許多學生已漸厭煩家中利用數據機的撥接速度及學校網路中的塞車情形,「網咖」已成為新新人類的另一選擇,但因其中成員來自四面八方,也讓青少年出現另一種聚會的方式。

   (四)時間的安排與規劃:大部分的青少年在面對沒有時間表的假期時很難對生活作一多元且有效率的規劃,因此網路就成為其重要的休閒或打發時間的工具。這樣的情形除發生在假期中,亦有二種常見的情形:

(1)準備聯考前的停課時期,因為所有的讀書時間都需自訂,若未能有效地安排時間的情況下,加上因考試的壓力,上網自然成為抒解/逃避壓力的方式。

(2)生活中閒暇時間過多,這種情況常發生在大學生當學期修習之科目太少或太輕鬆,或是中學生在已知通過學校之推薦甄試後至畢業考前之時期。

   (五)生活其他層面適應不良:因學業、人際挫折及認同困惑者,而運用網路來逃避現實世界問題及這些問題所衍生的負向情緒與想法,而以網路為個人主要的生活重心,使他們較不會意識到個人負向的感受與情緒。尤其是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人際挫折或孤立等問題的青少年不僅將網路視為情緒的緩衝,更進一步地將網路視為解決其人際困境的另類方式,於是網路交友及互動的方式會很快地成為他們的絕佳及惟一的選擇,它也會使曾在現實人際互動中受挫的青少年不願意再正視並處理現實社會中的人際關係。

但是若僅為逃避問題因而在網路中過度投入個人的時間與精力,而忽略日常的人際互動與作息,甚至沈溺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與現實生活脫節,反而會加劇而非減緩原有之問題(Kandell, 1998),造成惡性循環,終將在網路的使用上失去自我的主控權。

  

三、造成青少年網路使用量下降的常見因素

      (一)失去新鮮感:雖然網路能提供多樣且豐富的資訊及互動方式,但是其中仍存在固定的規則與模式,隨著網路使用的時間日增,對於喜好求新求變的青少年而言,在投入相當的時間與精力後,往往很快地會對網路使用、網路遊戲本身或網路交友模式產生厭倦感,重新在現實生活中尋找新奇的事物,結交不同的朋友。

  (二) 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常見的壓力來源有課業及經濟兩方面;對我國的中學生而言,最常見的壓力是課業及升學壓力,因此在受訪的學生中僅三位受訪者的網路使用量未因課業壓力而下降,其中尤以聯考的壓力對他們的網路使用情形影響最大;更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的受訪者所感受到的課業壓力並非來自父母或師長的提醒,而是在過度投入網路使用後的反思,自覺個人未來前程的重要性,常能促使他們毅然地在聯考前夕不再或是少量地使用網路。

    對在家中撥接上網或是至網咖上網者而言,常會面對的壓力則是來自經濟花費的壓力,常常一位青少年為因其沈迷於網路而需付出每月萬元以上的電話費,造成許多小康家庭額外的負擔,這也會使部分青少年因此而減少或限制網路的使用量。

(三) 環境的變動:可分為人際及物理環境二方面,在人際方面,以交友為主要目的之青少年會因熟悉的網友漸漸不再上網後,而失去上網的興趣,有的青少年則是擴展了網路外的人際關係後,因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有正向的轉變而減少使用,最常見的是結交能時常見面約會的異性朋友;而在物理環境部分則是環境中網路使用的不便利,也會使青少年降低使用量。

(四) 網路上的挫折經驗:網路雖是虛擬的世界,但仍是人為的世界,因此在網路世界中亦如現實世界中般存有許多衝突與挫折,對於青少年而言這些衝突與挫折經驗會帶來相當真實的負向感受,並不因為它們來自虛擬世界而變得較為虛幻。而這樣的經驗會使原本對網路世界存有幻想的青少年相當地失望,而不再過度地依賴它。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網路世界中的一些虛幻空間,可能不止使青少年受到挫折,甚至會因此而被騙或受到身心的傷害。

 

四、改變青少年網路使用的可能機制

  進一步分析青少年使用網路的改變歷程,我們發現他們網路使用的改變具有下列的特色:

      (一)需求的滿足/取代/挫折-以人際互動為例,青少年開始重度使用網路常是為了以網路互動的方式滿足他們的人際互動需求,但是當他們人際需求不再匱乏、開始應用不同的人際互動方式、甚至是在網路人際中產生挫折時,往往很快地降低他們大量使用網路的意願。

     (二)生活/時間安排的變動-以空閒時間及課業壓力為例,青少年在沒有立即的壓力及既定的時間表時,往往會將大量的時間投注在網路上,一旦生活中有現實壓力(如聯考)時,青少年往往會自我節制網路的使用量,但是開始進行自我節制的時間往往是已經相當接近聯考時,因此也有部分青少年會面對落榜/重修的事實;  

    (三)外在環境的改變與限制-以使用的便利性為例,當外在環境提供相當的便利性卻未加以適度的節制時,青少年常不由自主地過量地使用網路資源,而當他們搬離便利使用的環境時,網路的使用常變成有所為而為之,而非大量使用;但是目前的網路發達,網路已成為家戶普及之設備,較少有機會能出現不便使用之環境。

    (四)外在的約束-有六位受訪者分別提到由於父母、師長及校方或是室友的約束,而使自己過量使用網路的情形有所改善,但在受訪者中並非所有的父母約束都產生功效,有的甚至產生親子衝突的現象,青少年認為在受到父母約束的同時也感受到他們對子女前途的期望,是受訪青少年願意有所改變的重要因素。

 

五、輔導青少年網路使用情形的可行介入因素

網路的使用之所以會衍生負向的問題,主要是在網路使用上無法自我控制及作判斷與選擇,當青少年能學習有計劃地且有選擇性地運用網路資源時,往往可以使們在網路使用上獲得更大的利益,因此輔導青少年使用網路時,並非期望他們完全不使用電腦網路,而是有所為而為之,學習清楚自己為何使用它,且能有效地使用它,而非全然無目的地為上網而至無法下網。下列歸納出下列青少年網路使用情形的可行介入因素:

 (一)加強多元化人際關係的建立與溝通維繫技巧訓練

  同儕關係是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需求,而網路中人際的吸引力是青少年使用網路的重要原因,但這也侷限了他們與人的互動能力,因為網路交友並非現實生活中惟一人際互動方式,網路人際也無法取代他們面對現實生活中所需的人際關係,因此教導青少年擴展多元的人際互動關係,並學習人際溝通技巧不僅可以防止他們過度依賴網路,也可教導他們藉由學習如何維繫與處理衝突的方法,以避免在網路或現實的人際互動受到挫折或傷害。

 (二)釐清生活目標與學習時間規劃

  青少年高度使用網路的時間常是自覺空閒時間過多,尤其是在假期時或剛結束一段課業壓力,常會讓青少年覺得生活沒有重心而投入大量的時間於網路上,因此協助他們作好個人時間規劃並尋找生活重心是相當重要的。而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的受訪者之高度使用情形出現是在聯考前的停課時期,當時雖有高度的生活壓力存在,但是沒有既定的時間表,網路反而成為他們排除壓力的方式之一,而非如師長預期地利用時間準備課業,因此聯考前的時間規劃與壓力調適,也是中學生教師及父母應提供他們協助的部分。

 (三)重要他人的適度規範與約束

  雖然青少年常不希望重要他人給予過多的規範,但有部分青少年卻指出重要他人的適度規範的確能有效地協助他們由重度使用網路改變至適度使用,因此重要他人若能適度且有技巧地提供規範,對青少年正確地使用網路應是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整理幾位學者的看法以提供家有青少年的父母親參考:

1.    注意電腦設備的擺放位置,它將會影響家庭的互動模式,如果它是放在起居室、餐廳、或客廳等基本上這些空間都是讓家人自由進出的庭定點式的公共場所,才會使家人有共同參與式或平行式互動機會產生(孫曼蘋,民86)。

2.    父母本身若能對電腦網路有所了解與熟悉,可以協助子女讓他們的使用網路經驗成為愉快、安全、且具教育性的(Rockville,1997)。

3.    學習與青少年的有效溝通方法;

因為網路本身並具教育的功能,因此父母往往於發現子女重度使用後所引發的各種負向影響時才開始約束青少年的網路使用,且期望子女立即地減少並改善網路之使用,若再加上平日親子互動關係不佳時,而網路使用之青少年若已習於網路中之即時但非面對面之的人際互動情形,父母約束子女網路使用的過程常會造成親子關係緊張(Young,1998)。因此平日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之建立是相當重要的。

(四)適當的環境(學術網路及宿網)限制:目前我國正全力地為學生供完善的上網環境,然而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現象:提供青少年一個完全不設限的使用環境,可能會使青少年完全無法自制,最後只蒙其害卻未受其利。因此適當地限制使用量及使用時段應是教育工作者應提供給青少年學生在網路學習輔導時的必要措施。

參考文獻

柯舜智(民82):電子公布欄使用者的媒介行為與時間分配的關職性研究。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曼蘋(民86):青少年家用電腦使用之研究-質化研究法初探。台北:第一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翟本瑞(民88):網路上癮。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e-j1115/e-journal第二期.htm。

Rockville, MD.(1997). Parents Guide to the Internet.  ERIC:  ED 410952.

 Roe,  K. and Muijs,  D. (1998). Children and computer Games—A profile of the heavy user.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13(2), 181-200.

 Schacter, J., Chung ,G., and Dorr , A. (1998). Children’s internet searching on complex problems: Performance and process analys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49(9),  840-849.

 Kandell, J.  J..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 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Vol.1, 11-17.

 Young, K.S. (1996).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 Addi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A Case that Breaks the Stereotype. Psychological Reports, 1,899-902.

 Young, K. S.(1998). Welcome to the Center for On-line Addiction,  available at http://netaddiction.com.

 Young, K. S. and Rogers. R C.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 25-28.

 

首頁  信箱  留言  討論

製作: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TCNet)資訊服務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