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 」為發想基礎,兩心結合表雙向溝通而四個半圓表其溝通之持續性,此Mark亦有幸運草之象微,表此心理諮商資訊網維護著大眾的身心權益,關懷你、我的心靈。                     

  回到王智弘老師著作目錄     

諮商歷程研究所涉及當事人福祉的相關倫理問題
 

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王智弘  

    
                 壹、前言
      在 Martin ( 1984 ) 批評傳統諮商研究所採取過程-結果典範
(process-productparadigm )之有所不足, 而強調認知中介
(cogn-nitive mediational )的重要性時,事實上正代表1980年代以來
,以來,諮商歷程研究的新取向在諮商心理學界所造成的研究內容和研
究方法上的改變與突破(段昌明、王麗斐,民 82 )。其中,Hill
(1990,1992)所扮演的角色更是功不可沒,她不但推動了許多的研究
工作,並且創新了許多研究方法與工具。若將此一歷程研究的新取向與
先前的研究方法相比較,可以發現此種著重探索性( exploratory )、發
現導向(discovery-oriented )及質的( qualitative ) 研究取向,並
以個案研究 (case study)、序列分析( sequential analysis )、重要
事件( significant events ) 分析和任務分析(task analysis) 
( Elliott, 1984; Greenberg, 1983, 1986; Heppner Rosenberg &
 Hedgespeth , 1992;Hill,1990, 1992 ;Hill & Corbett, 1993; Mahrer
, 1988 )等接近真實諮商情境之研究方法,與強調實驗組、控制組之類推
研究,或者著重大量統計資料分析之計量研究取向,自然頗為不同。在類
推或計量的研究方法上所涉及的倫理問題早已是諮商與心理治療專業所關
切的主題(王智弘,民 83b )。而對於此一新起的諮商心理學研究取向
所涉及的倫理問題,則未有文獻加以探討,由於國內以諮商歷程研究的新
取向所進行的研究報告已逐漸增多,(包括研討會的舉辦與期刊文章的發
表),因此針對此等新研究方法取向的倫理討論有其實務上的必要。

 

貳、諮商歷程研究所涉及當事人福祉的相關倫理問題                               

      在諮商歷程研究中所涉及的倫理問題,有些是諮商與心理治療研究工

作所普遍會面臨的課題,有些則與其特定的研究取向有所關聯。由於在歷

程研究中,研究者有將研究焦點置於諮商督導過程中者,本文所指之諮商

歷程研究,則採狹義之定義,將僅就以諮商歷程為研究焦點者而言,督導

歷程的研究不在本文的探討範圍之內。而為清楚界定討論的範圍,本文也

將僅針對諮商歷程研究中,涉及當事人(client)福祉及其相關的倫理問題部

份加以探討。


一、研究者的責任與當事人的福祉


      在探討諮商研究所涉及的倫理問題,牛格正(民79)首先就舉出研究者

的研究能力與責任要加以關切。事實上,諮商研究的效果與影響,不只取決

於諮商研究的實施過程,在研究計畫設計之初即已投入變數,因此,研究者

是否有適當的專業能力,以期使整個研究的設計與實在諮商施能有周詳的考

量以求合乎倫理的要求,是實施諮商研究所最歷程研先要考慮的問題。這不

但是研究者的責任,更涉及了當事人的福祉(王智弘,民83b )。更何況在

諮商歷程研究中,研究的對象是人,特別是在研究的過程中,包含了來求助

的當事人,對以人為受試者的研究工作而言,核心的課題即是要考慮到研究

參與者的尊嚴與福祉( Heppner, Kivlighan, &  Wampold, 1992 )。因此,諮商

歷程之研究應以參與研究之當事人的福祉為實施研究的首要考量。更何況參

與歷程研究的當事人,經常就是研究的最終目的想要幫助的人,其 福祉自然

要優先加以維護。所以,諮商歷程的研究者在發展研究計畫時,應先考慮到

參與研究當事人的福祉,排除可能造成的潛在傷害,以善盡其職責。

        不過,常令諮商研究者感到為難的是:從事研究工作卻不免帶有冒險的

成份(Sieber & Stanley,1988)。對於以人為對象的研究而言,此等冒險將

加諸研究受試之上,而可能造成對當事人福祉的侵犯和挑戰,因此,此等冒

險應事先加以評估。Patton(1990)曾指出,在進行質的取向研究工作時,對冒

險的評估即是在設計及執行研究時,所必須去面對的倫理考慮。對諮商研究

而言,除在試驗新的諮商或治療的技術與策略時,會面臨此等冒險成份之外

,此等冒險成份亦與諮商工作之特性有關,因為諮商專業之存在乃以助人為

目的,而研究工作卻要求科學上的嚴謹性,如何能達成研究的嚴謹性而又不

損失參與研究的當事人之福祉,則是一不易兼顧甚至是衝突和兩難的問題,

此中不免要有面臨一種冒險的情境,尤其是當研究者即是治療者的情況時,

倫理上的為難將更為凸顯(王智弘,民 83b; Stricker, 1982)。有的研究者為

避免此一倫理困擾,研究中的治療者可能會委由他人擔任,此固可免去研究

者身兼治療者的角色衝突,但其對當事人福祉的維護則不能稍減,擔任治療

者的研究同僚是否善盡治療職責,研究者應加以關切。

        此外,在進行諮商歷程研究時,可能會遭遇有關當事人福祉的倫理問題

,還包括諮商關係的結束或轉介的考慮。一般而言,基於研究計劃執行的方

便與時間的控制,對於諮商或治療的過程可能事先已設有時間或次數的限制

。但是,基於倫理上的考慮,在諮商過程開始展開之後,當諮商員判定諮商

關係不再具有生產性或者其無法再協助當事人時,諮商關係必須立即加以終

結,諮商員且有義務知曉轉介的資源並建議合適的選擇(王智弘,民 84 )。

亦即諮商員必須了解個人的能力限制,及在接案過程中因專業訓練所限或個

人因素干擾有效的工作關係時轉介之必要(Corey ,Corey, & Callanan,1993 )。因

此,在轉介之需要性已經呈現,研究者必須考慮中止研究以提供當事人最適

切的轉介服務。


      其次是,當研究過程已經告一段落,但當事人的問題並未達致成熟的解決

,若諮商員基於研究已結束,而欲結束諮商關係,顯然並不恰當,此等結束

有未成熟終結(premature termination )的缺失(王智弘,民84)。恐會造成對

當事人的傷害。結束治療關係的標準應以當事人福祉為考量( Wolman,1982 )

。研究結束之後,接續的諮商服務以協助當事人問題的解決實不可或缺。若參

與研究的諮商員在時間上有其難以持續的困難,適當的轉介工作則必須加以周

詳的考慮。基本上,研究者應對當事人的福祉有其優先的考量,因為參與諮商

歷程研究的當事人是處於真實的諮商情境中時,自應受到諮商倫理的保障,研

究者因而應關切擔任諮商員之研究人員的專業資格與效能,並注意其諮商之倫

理狀況,以求保障當事人之福祉。

      總之,為善盡研究者的責任與維護當事人的福祉,研究者對研究工作應有其

敏感性與責任感( Garfield & Bergin, 1986 )。 而此等對研究者在計畫及執行研

究時應具敏感性與責任感,以尊重當事人權益的觀點,亦是專業學會的倫理守

則所強調的(中國輔導學會,民78, 玖、一;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ACA], 1995, G.1; APA, 1982, 1, 1992, 6.07)不過,由於一般倫理守則對於實施

研究的相關規定,主要仍是偏重於計量研究上的考慮,因此亦有學者們主張有

建立(與諮商歷程研究息息相關之)質的研究倫理守則(Punch,1986; Bogdan& 

Biklen, 1992 )的必要。此等主張,有其實務上的價值。

      但就一般而言,在實施研究之前,若是有運用完整設計的同意表格以徵求

當事人同意,並經人類受試評論委員會(Human Subjects Review Committees)

的評議,以審閱此等以人為研究對象的研究計研究計畫(Bo-gdan & Biklen,

1992; Garfield, 1989,王智弘譯,民80; Garfield & Be-rgin, 1986 )。 將可有效

提高對當事人福祉的保障。因此,如何在諮商歷程研究的實施之前,有一較

周密的計畫審核,並確實執行徵求參與研究當事人志願同意的程序,且在歷

程研究結束後,對有必要繼續接受協助的當事人提供繼續諮商或是轉介的服

務等,均是在實施諮商歷程研究中,保障當事人福祉的具體作法。



二、知後同意、強迫與欺騙


        在探討研究者責任與當事人福祉的倫理問題之後,相關的倫理問題主要

包括兩部份,(一)是知後同意、強迫與欺騙的問題;以及(二)保密與隱

私權的倫理問題,在此,預定先討論前者。

      一般而言,知後同意(informed consent)的倫理問題,應是在諮商歷程

研究實施過程之前或實施過程之中,所會遭遇的倫理課題。由於當事人有

「知的權利」(牛格正,民80,p.82)和「全然的自我決定」的權利

(Bersoff,1978,p.372 )。 在研究進行之前的微求同意,乃在尊重當事人的

此等權益,研究人員應告知當事人有關研究過程及連帶損益的內容,並在

此過程中承諾保證當事人的隱私權和自由退出研究的權利,然後在當事人

權衡輕重之後,自由決定是否參與(牛格正,民79;Phares,1992)。此

等研究者應徵求受試者知後同意之原則,亦為專業倫理守則所要求(中國

輔導學會,民78, 玖、  四;ACA,1995,G.2; APA,1982,4, 1992, 6.11、6.12

、6.13、6.14 )。因此,此等知後同意的程序是進行任何研究所不能免,

諮商歷程研究自不能例外。

      不過,由於專業學會倫理守則上對參與研究者知後同意的規定較著重

於計量研究的考慮。Bogdan 和 Biklen (1992) 即認為這對質的研究取向而

言,未必全然合適。因為在質的研究中,由於強調真實自然情境的參與

和觀察,研究者與當事人的互動關係確實與計量研究有所不同。此等限

制亦可能出現於諮商歷程研究之中。雖然諮商歷程研究通常以招募志願

的當事人與諮商員以進行研究,但是,對於在真實諮商情境所實施的諮

商歷程研究,因此若以長期治療的當事人為研究對象,中途加入之邀請

參與研究要求,當事人會不會因不好意思,或者因考量治療尚未完全結

束而在不願影響治療關係之前提下,不敢拒絕此一要求﹖或者學生因修

習諮商心理學相關課程,在教師鼓勵之下,或因被指定為課程要求所需

,而參與諮商歷程研究,其中是否有強迫的成份﹖招募研究參與者的過

程是否有明白而毫無隱瞞的傳達研究的各項相關資料、利弊得失及說明

在研究過程中當事人基本的權益,而不涉及欺騙?在當事人於研究進行

之中途,因治療情境或個人因素而不欲再參與研究(可能未必要退出治

療關係),是否可以得到研究者的諒解與尊重﹖此皆是應加以仔細考量

的問題。

        對於那些原先處於冶療情境之中,而中途受邀以參與研究的當事人

而言,其先前之同意乃為進入治療情境而提供,而非為進入研究情境,

對於以長期治療為對象的歷程研究而言,此一中途邀請參與研究的情況

勢所難免。由於處於歷程研究之狀態下,有干擾治療情境之顧慮(陳秉

華,民83)。此等二次知後同意程序的實施,應更為謹慎。

        知後同意程序的行使,即在求避免有強迫與欺騙的情形發生,但是

在諮商歷程研究實務工作中,相關的倫理兩難困境不免會發生,比如,

在真實自然之諮商情境中所進行的諮商歷程研究,由於當事人已進入真

實的諮商情境,但又處於被觀察研究的狀態之下,當事人若未被告知則有

欺騙之倫理缺失;若被告知則是否會影響當事人之求助意願與自我開放程

度,而不利於治療成效﹖此兩種情況皆涉及倫理上的考量,僅分別加以

探討如下:

      第一個問題是長久以來普受爭議的研究倫理問題( 王智弘,民83a)。

由學者的分析顯示,支持者的主要理由是認為如此可使當事人行為若常

,能依研究者之指示而行,且為許多重要研究所不可避免(Schmidt  & 

Meara, 1984; Shaughnessy & Zechmeister,1990 );而反對者的主要理由則認

為此舉損及了當事人的權益, 且會傷及對此一專業之信任( Adair, 

Dushenko, & Lindsay, 1985; Corey et al, 1993)。由於這個問題長期以來向

有爭議,其中並無定論,必須視研究的狀況而定。但是,若涉及欺騙的

程序,事先在先決條件與必要性的考慮上須有足夠的理由,事後的補救

措施又須有周詳的考慮,研究者且要擔負很大的倫理責任(王智弘,

民83b )。研究者自當極為謹慎為之,且在研究設計時即應該有周詳的

考量。


      第二個問題是所有諮商與心理治療研究所會普遍遭遇的限制,當事

人因成為研究的對象而心生顧慮,若研究者或治療者有所覺察,是否應

考慮中止研究以善盡對當事人之治療責任呢﹖這對研究者而言,是一個

專業與倫理判斷的難題,此等情況在面臨當事人的問題嚴重或緊急的程

度提高,而受研究干擾的程度明顯時,研究者若不能化解此一顧慮及其

可能衍生的缺失,當以當事人之福祉為優先考量,中止研究以提供當事

人最佳的協助。

        要避免損及當事人的福祉,避免強迫與欺騙,實施完善的知後同意

程序是相當必要的,在實施知後同意的程序時,應注意四個基本的要素

:知識(knowledge)、志願(voluntariness)、資格能力(competency)和理

解(c-omprehension); 也就是說,(一)研究者應告知當事人完整的資料

,使其具備做同意之決定所需的知識,(二)同意的給予必須是由被判

斷是有資格能力(法定資格、認知能力)的人,(三)在志願的情況下

所提供,(四)同意的形式應以語文的形式書寫下來為宜,並且是大多

數人所可瞭解的表達用語,最好的情況是有明確的表格或契約形式,以

供當事人在充分了解後加以簽署,以表同意(王智弘,民83b; Bogdan &

  Biklen, 1992 ; Corey et al 1993; Heppner et al , 1992; Imber et al, 1986;Stricker

,1982 )。

      不過,就以上之四點要素而言,在實施上尚有許多較思密的考慮與

規定 ,比如:


   (一)在知識因素方面:美國諮商學會(1995)在倫理守則中

即列舉八項內容,是實施研究之知後同意過程時,應使用研究參與者

易懂之語言加以說明的( G.2,a,p.38 ):

1、正確的解釋研究的目的與程序。

2、指出任何是屬於實驗性質或未曾嘗試過的程序。

3、描述連帶的不舒服或冒險。

4、描述對個人或組織是可以被合理期待的益處或改變。

5、揭露可能對受試者有益的其他適當的選擇程序。

6、提供任何對程序有關疑問之解答。

7、描述任何保密的限制。

8、說明受試者可於研究中之任何時刻可自由收回同意及不繼續參與。


      此等內容頗為完整而值得參考,基本上應儘量提供相關的資訊,

以使研究參與者能夠了解。


      (二)在志願方面:美國諮商學會的倫理守則(1995)指出:「志願

參與固為原則,但是在受試者之參與可被證明是無害的且為研究所必

需時,非志願性的參與可視為適當」(G . 2  ,  c , p .38 )。 此等規定

為研究之實施預留了彈性,不過亦可能會有引發倫理判斷上爭議之可

能性。美國心理學會(1992)的倫理守則,則對可能非志願參加的當

事人預留後路,說明「當心理學家實施研究的對象諸如學生或部屬時

,心理學家應有特別之關照以保護此等預期之參與者在拒絕或退出參

與時免於不利的後果。」(6.11, (c), p.1608),以及「當研究參與是

課程要求或得額外學分所需,此等預期之參與者應被給予公平的其他

選擇活動的選擇機會。」(6.11,(d),p.1608)亦即,儘量避免當事人強

迫參與之情況,而能有選擇之機會,此等考慮較為周延,因為,當

預期之參與者在權力上是屬於劣勢時,不樂意之「志願參與」往往

可能發生。


      (三)、資格能力方面:  美國諮商學會( 1995,G.2,e )與美國

心理學會(1992,6.11,(e) )則都主張對法律上沒有能力提供知後同意

的當事人,研究者仍應提供適當的解釋,獲得當事人的同意,及獲

得法定授權人的同意。一般而言,此等問題特別會發生於:(1)智能

不足者;(2)認知能力減弱的老年人;(3) 兒童等三類人身上

( Stanley, Sieber,Melton,1987)。由於這三類人是能自我決定或應由

他人代為決定參加研究,學者們未有定論(王智弘,民83b)。因此,

實施對當事人及其法定監護人的雙重知後同意程序(王智弘,民 84

 )應較為完備,研究者最好能完成對參與研究的當事人,及其其法

定監護人(如果有的話)的知後同意程序。


      (四)、有關理解方面:專業學會(中國輔導學會,ACA,APA )

並未強調實施知後同意程序必得以書面資料為之,口頭實施未嘗不

可。但一般而言,以書面資料為之較為周詳(牛格正, 民79;王智弘

, 民83b;Bogdan  & Biklen, 1992; Heppner,et al,1992)。並且在事後的

舉證上亦較為明確,因此,研究者應優先加以考慮和和採用。

        從以上四方面的分析來看,知後同意程序的實施,其實須有細

密周詳的考慮,研究人員不可因無知、忽略或有意的逃避而缺漏此

一程序而違犯倫理規範並損及當事人權益。

        此外,由於諮商歷程研究經常使用到錄影、錄音或單面鏡後的

觀察等研究技術,此等研究設計,事先應充分告知當事人,並向當

事人說明此等觀察資料的保密措施與可能使用狀況。而使用諮商段

落結束後,再請當事人填寫各項評量問卷,或由研究人員訪談當事

人,以進行錄影(音)帶回顧或事後回憶之研究設計的諮商歷程研

究,則會因經常耗用參與研究當事人相當長的時段,在實施時更須

尊重當事人的主動參與意願,並考慮當事人體力與注意力上的負荷

,予以適當的休息並尊重其是否持續參與或退出之意願,以落實知

後同意的精神及其實施程序。


三、保密與隱私權

        保密( confidentiality )和隱私權( privacy )的倫理問題,可

能是從事諮商歷程研究所會遭遇的最大倫理難題。這也是質的研究

方法易遭到倫理責難之處( Adler & Adler, 1994 )。 諮商研究者因

研究需要而詢問受試者的有關資料常因資料涉及個人隱私,若為公

眾知曉將會對當事人造成傷害,因此為求受試者誠實回答,常允諾

為其保密(  Heppner  et al ,1992 )。 Patton (1990) 在探討倫理問題

時,曾強調:「一旦承諾,則須信守」(p.356)。 於是,對研究受試

者個人資料的保密責任,常是一項研究者要去努力達成的任務。而

要避免對參與研究當事人隱私權的侵犯(invas-ion ),最重要的做

法就是對保密的保證(  assurance )(Punch, 1994)。在專業學會

的倫理守則上都有保密的規定,以維護參與研究當事人的隱私權

(中國輔導學會,民78,玖、八;ACA,1995, G.2,d,G.3,d; APA, 

1982, 10, 1992, 5.08 )。因此,諮商研究的保密責任是十分的確定,

這也是諮商專業所應提供給參與研究之當事人的一項基本的尊重與

保障。

      原本參與諮商研究之當事人的個人資料即需加以保密,更何況,

就諮商歷程研究而言,諮商歷程研究中的研究資料又常是真實的諮

商資料,因此,其保密的迫切性更為強烈。特別是在諮商歷程研究

中經常被使用的研究程序,諸如錄影、錄音、單面鏡後觀察,逐字

稿的謄寫,編碼的過程,評定者的討論、資料的輸入電腦建檔等,

不管是因為研究協同人員在多人、多次經手的情況下,或是因為影

像、聲音、與文字資料與電腦檔案的保存與管理等問題,都可能對

當事人的隱私權構成威脅,而影響保密工作的執行。特別是當研究

者、研究的協同人員與助理、專案或臨時招募的工讀生,以及參與

研究的當事人有屬於同一所學校的師生時,研究資料的保密性更是

倍受威脅,而要更加謹慎小心。

        具體的因應措施包括,在時間與精力許可下,逐字稿最好由研

究人員自己謄寫,若實際狀況不允許,須部份資料委由他人協助時

,應在考慮最大空間距離,最大的背景與關係差距,及第三者已具

備必要的保密意識之情況下,力求對諮商內容的保密,與對參與研

究之當事人穩私權的保護。此外,專業學會的倫理守則上又說明,

當其他之研究專業人員欲檢驗或複製諮商研究者已發表的研究成果

時,已發表者應提供充分的研究原始資料(ACA,1995, G.3,e;APA,

1992,6.25 )。其先決條件自然是要先保護研究參與者的機密性。只

是,在計量的研究中此等保密工作較易進行,在較具質的研究取向

之諮商歷程研究中,此等隱去原始資料中研究參與者個人機密性內

容與身份辨識資料的工作,將倍加因難,因為在諮商晤談的脈絡中

,個人的相關訊息會不斷出現,如何為研究參與當事人保密,而又

不損及資料之完整性相當不易。再者,此等研究原始資料之提供程

序,最好經由原研究參與者的同意,當較為完備。

         總之,在面臨保密問題的挑戰下,維持參與研究當事人的匿名

或保密性已是一必要的做法( Heppner  et al, 1992 )。在儘可能的情

況下,參與研究當事人的資料應被嚴格而安全的保存,在所有的記

錄和報告上應隱去參與者的身份,並且在未經當事人允許的情況下

,不會有任何資料被透露(Best & Kahn, 1993 )。因此,如何將當

事人的身份以代碼稱之,並使當事人之研究資料在保管與處理的過

程中均有安全隱去身份辨識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對諮商歷程研

究而言,這些做法不但要付諸實行,而且還要採取更嚴謹的態度與

保密標準。


        此外,另一值得加以注意的情況是,在諮商歷程研究中,研究

者為彰其研究設計是可以跨當事人(cross-client)或跨求助問題

(cross-problem)類型的;或者是跨諮商理論(cross-theory)取向的

;以及在研究方法上經常使用個案研究、重要事件分析或任務分析

做為研究設計等之諮商歷程研究工作等,此等研究設計常在研究結

果的報告上,對單一當事人與諮商員的背景、諮商內容及諮商過程

多所描述,此舉將會增加參與研究當事人被他人辨識出來之可能性

,而對此等保密的倫理原則形成考驗。因此,研究者應對此情況格

外加以小心,以求避免可能對當事人有洩密危險性的資料呈現方式

,以保障當事人的隱私權。Schmidt 和 Meara (1984) 認為保密是諮商

關係的核心,諮商研究者需要特別的敏感以維持研究的保密性。而

對諮商歷程研究人員而言,此等敏感性恐怕更為重要。

 

參、結語


      諮商歷程研究在國內外均是方興未艾的諮商研究重點之一,
此等研究之新方法與新取向,甚至被稱之為諮商研究的新典範
(new paradigm(陳秉華,民 83;Greenberg & Pinsof, 1986 )
。可見其被賦予相當程度之看重與期待。而隨著國內學術研討會的
舉辦與學位或期刊論文發表的增多,都可看出此等研究之重要性
愈受國內諮商專業所重視。


    事實上,隨著此一研究取向的出現,使得有關諮商效果的研
究,由先前著重於靜止( Static )變項的研究探討,轉而以歷
程變項為新的研究內容(蕭文,民 83 ),因此改變了諮商專業
對此一專業的助人歷程的看法,由而產生了全新的視野和不同的
研究方向,並可望形成諮商專業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不過由
於諮商專業的目標在提昇當事人的最大福祉。因此,對於此等諮
商歷程研究所可能涉及倫理問題的探討,是十分必要的,並且應
有助於在從事此等研究時,有更周全的倫理考慮,以追新知,提
昇效能,以合乎諮商歷程研究追求新知的宗旨,與諮商專業增進
當事人福祉的最終目的。

      雖然,要提昇研究的倫理狀況,在研究制度與環境的規劃
上,有賴政府部門「全國研究法案」之立法,與主管機關「保護
人類受試指導方針」之制定;專業學會「人類受試研究倫理守則
」之擬定;各研究機構「人類受試評論委員會」之設立(王智弘,
 民 83b )等具體做法的早日實現。但是,即便在此等研究倫理制
度尚未建立之現況中,研究工作者個人倫理覺察與行動,應是最
重要的。在進行質的取向研究時,Patton(1990)建議研究者在面
臨倫理問題時,有一能尋求忠告之對象是必要的。這樣的觀點頗
為中肯。因此,從事諮商歷程研究的專業人員在設計和執行研究
工作時,除應熟悉相關之倫理概念與規定之外,若能諮詢倫理學
者或其他專業人員的意見,以期在面對研究上有關倫理方面的問
題時,能有更周詳的考慮,如此,將可提昇當事人的福祉,並增
進此等研究的意義與價值。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牛格正(民79)測驗與研究的倫理問題。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
       13,255-269。

牛格正(民 80 )諮商專業倫理。台北:五南。

中國輔導學會(民 79 )中國輔導學會會員專業倫理守則。輔導月刊,
             25(1、2) ,6-13。

王智弘譯(民 80 )心理治療研究的倫理問題。輔導月刊,27(3、4)
          1-17。

王智弘(民 83a )諮商與心理治療研究中有關「欺騙」的倫理問題。
       高市鐸聲,4(2),54-56。

王智弘(民 83b )諮商與心理治療研究的倫理問題。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輔導學報,17,95-121。

王智弘(民 84 )個別諮商過程中涉及的倫理問題。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輔導學報,18 ,191-224。

段昌明、王麗斐(民 82 )諮商過程研究的內容與研究方法分析:美
       國諮商過程研究的回顧 、現況與展望。輔導季刊,29(3),1-13。

陳秉華(民 83 )諮商改變歷程研究的新典範,戴於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諮商歷程研究學術研討會(83年6月27∼28日),研習手
       冊(21 -40頁)。        

蕭 文(民 83 )諮商歷程研究在諮商實務上之省思,載於國立彰化
       師範大學,諮商歷程研究學術研討會(83年6月27日∼28日)
       ,研習手冊(12-20 頁)。



二、英文部份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1995, June).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code of ethics and standards of practice Counseling

     Today, 33-37.

Adair,  J. G., Dushenko, T. W., &  Lindsay, R. C. L. (1985).Ethical

     regula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research practice. Ameri-

     can Psychologist, 40, 59-72.

Adler, P. A., & Adler, P. (1994). Observational technique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pp.377-392). Thousand Oaks,CA: SAG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82).Ethical principles in the 

     conduct of research with human participants. Washington, DC: 

     Author.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2). Ethical principles of 

     psychologists  and  code  of  conduc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1597-1611.

Bersoff, D. N. (1978) Legal and ethical concerns in research. In L. 

     Goldman (Ed.), Research methods for counselors (pp.363-400). New

     York: Wiley.

Best, J. W. & Kahn, J. V. (1993). Research in education (7th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2nd ed.). Nee-

     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Corey, G., Corey, M., & Callanan, 9.(1993). Issues and ethics in the 

     helping professions (4th ed.). Pacific Grove, CA:Brooks/Cole.

Elliott,  R. (1984). A  cliscovery-oriented  approach to significant

     events in psychotherapy:Interpersonal process recall and 

     comprehensive process  analysis. In  L. Rice & L. Greenberg (Eds

     .),Patterns of change(pp.249-286).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Garfield, S. L. (1987). Etheical issues  in  research  on psychother-

     apy. Counseling and Values, 31 (2),115-125.

Garfield, S. L., & Bergin, A. E.(1986).  Introduction and historical  

     overview. In  S. L. Garfield & A. E. Bergin (Eds.),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and behavior change (3rd ed.) (pp.3-22).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Greenberg, L. S. & Pinsof, W. M. (1986). Proccss  research: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In  L.S. Greenberg & W. M. 

     Pinsof (Eds.), The psychotherapeutic process: A research handbook 

     (pp.3-20) NewYork: The Guilford Press.

Greenberg, L. S. (1983). Toward a task analysis of conflict resolution 

     in gestalt therapy. Psychotherapy: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 190-201.

Greenberg, L. S. (1986).Change process research. Journal of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4, 4-9.

Glantz, L.M., Elkin, I., Sotsky, S.M., Boyer,J.L., & Leber,W.R.(1986) 

     Ethical issues in psychotherapy research: Problems in a 

     collaborative  clinical trials stud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

     137-146.

Heppner, P.P., Rosenberg, J.  I., &  Hedgespeth, J. (1992).Three  

     methods in  measuring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Clients and 

     counselors constructions of the therapeutic process versus actual 

     therapeutic events. Jouran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9, 20-31.

Heppner,  P.P., Kivlighan, D.M., &  Wampold, B.  E. (1992). Research 

     design in Counseling. Pacific Grove, CA:Brooks /Cole.

Hill, C. E.(1990). A review  of  exploratory  in-session process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58,288-

     294.

Hill, C. E. (1992).  An overview of four measures developed to  test 

     the Hill Process Model:  Therapist intentions ,therapist response 

     modes, client  reactions, and client behavio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70,728-739.

Hill, C. E., &  Corbett, M. M.  (1993).  A  perspective  on history of 

     process and outcome research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40,3-24.  

Imber, S.D., Mahrer,  A.  R.  (1988).  Discovery-oriented psychotherapy

     research. American Psychologist, 43, 694-702.

Martin, J.  (1984). The cognitive mediational paradigm for research on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1, 558-571.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CA:SAGE.

Phares, E. J. (1992). Clinical psychology: Concepts, methods, and 

     profession(4th  ed.).  Pacific Grove,CA: Brooks/Cole.

Punch, M. (1994).Politics and ethic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83-97). Thousand Oaks, CA:SAGE.

Schmidt, L. D., & Meara, N. M.(1984). Ethical, professional, and legal 

     issues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In  S.  D. Brown & R. W. Lent 

     (Eds.), Handbook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pp.56-98).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

Shaughnessy, J. J., &  Zechmeister,  E.  B.  (1987). 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 (2nd ed). New York:McGraw-Hill.

Sieber, J. E., & Stanley, B. (1988).Ethical and professional dimensions 

     of socially sensitive  research. American Psychologist, 43,49-55.

Stanley, B. Sieber, J. E., & Melton, G. B. (1987). Empirical studies of 

     ethical issues in  research. American Psychologist, 42,735-741.

Stricker,  G.  (1982).  Ethical  issues  in    psychotherapy research, 

     In M. Rosenbaum. (Ed.), Ethics and values in psychotheray 

     psychotheray psychotherapy: A guidebook (pp.403-424). New York : 

     Free Press.

Wolman,  B.  B.   (1982).   Ethical  Problems in termination of

     psychotherapy.  In   M.  Rosenbaum(Ed.),  Ehtics  and values  in 

     psychotherapy:A guidebook  (pp.183-204).New York: The Free Press.


                    出處:王智弘 (1996)。諮商歷程研究所涉及當事人福祉的相關倫理問題

                                輔導季刊,32(2),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