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 」為發想基礎,兩心結合表雙向溝通而四個半圓表其溝通之持續性,此Mark亦有幸運草之象微,表此心理諮商資訊網維護著大眾的身心權益,關懷你、我的心靈。                     

  回到王智弘老師著作目錄     

後心理師法時代社區諮商輔導機構發展的重要議題

              -服務轉型、倫理建立與媒體運用

 

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王智弘  

一、後心理師法時代已經來臨

    九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心理師法由總統公佈實施,台灣的諮商與輔導工作進入了所謂的「後心理師法時代」,也就是正式進入了專業執照的時代,從兩次高考與一次特考的舉辦之後,具有執照心理師的數量快速增加,專業證照取得的相關議題也成為諮商輔導實務界的討論焦點,心理師法的實施已經對台灣的助人專業實務界帶來了衝擊,實務界所出現的熱烈討論,除了某種程度凸顯了證照制度本身透過資格認定、紙筆考試等形式運作,確實有其缺失與限制存在(王智弘,民93)之外,心理師法(民90)第四十二條第一項所載明「未取得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資格,擅自執行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業務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以下罰金」,由於心理師被視為是醫事人員,主管單位在衛生署,此等包含刑事罰(徒刑)與行政罰(罰金)的處罰規定,與醫師法中處罰密醫的規定並無二致,可說是相當嚴格的,因此亦引起許多助人專業人員(專職人員或志願服務人員)的焦慮。

    無論是心理師考試制度的反省或所謂「密心理師焦慮症」的情緒蔓延,後心理師法時代有許多新的議題值得關切(王智弘,民91a,民91b,民93),由於心理師法公佈實施後仍有五年的緩衝期,在九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之前,國內的諮商輔導機構與人員可運用此一五年的緩衝期以進行相關的工作調適與轉型準備,本文謹就在後心理師法時代與社區諮商輔輔導機構發展有關的幾項重要議題-機構服務的轉型、專業倫理制度之建立與溝通媒體之應用(透過媒體以傳遞諮商服務)等,依序加以探討於后,以提供給社區諮商輔導機構作為進一步深入討論或實務工作規劃的參考。

 

二、後心理師法時代社區諮商輔導機構的服務轉型

在後心理師法時代,社區諮商輔導機構的專業化是一項必然的趨勢,國內社區諮商輔導機構向來以不收費的志願服務為主,以提供國人相關的諮商輔導與危機處理的專業服務,如生命線與張老師機構長期以來均以提供免費的社區心理輔導服務而為國人所熟知與稱頌,而以電話心理輔導服務為主的社區諮商輔導機構,在後心理師法時代可能要面臨是否要提供雙軌服務的服務轉型課題。

所謂的雙軌服務,簡單的說是包括有執照人員之收費服務與無執照人員的志願服務,這只是方便的說法,因為有執照人員亦可以參與志願服務,對機構而言,要提供雙軌服務的做法是:一方面提供由具執照的諮商心理師(以下簡稱諮心師)、臨床心理師(臨心師)或社會工作師(以下簡稱社工師)以提供收費的諮商與心理治療服務;一方面由接受短期諮商輔導訓練而不具執照的志願服務人員以提供不收費的心理輔導服務。此等雙軌服務之設計在後心理師法時代有其必要性,除可呼應因執照制度所自然發展之民眾期待接受執照者提供專業服務的需求之外,並可合乎心理師法所規範不具執照者可從事心理輔導服務,並維持機構長期以來提供免費諮商輔導服務的社會公益傳統。

依心理師法(民90)第四十二條第三項規定「從事心理輔導工作者,涉及執行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二款至第四款所定業務,不視為違反第一項規定」,亦即,社區諮商輔導機構不具專業執照之志工從事心理發展偏差與障礙之心理輔導,認知、情緒或行為偏差與障礙之心理輔導,以及社會適應偏差與障礙之心理輔導工作時,可不視為違反心理師法第四十二條第一項之規定,而免受其罰。

因此,目前以提供免費諮商輔導服務為主的社區諮商輔導機構,是否要聘用具執照的諮心師、臨心師與社工師以提供收費之諮商與心理治療服務,並同時維持由經由短期諮商輔導訓練而不具專業執照之志工以提供不收費的心理輔導服務,以提供「諮商與心理輔導之雙軌服務」是一項服務轉型的重要課題。

理想的雙軌服務,可能的優點包括:(一)應能提升機構的專業形象並維持機構之公益傳統,(二)透過具執照之諮心師、臨心師與社工師以提供機構之教育訓練與督導工作品質,(三)以合乎專業實習機構之條件以適量接受駐地實習一年之實習諮心師的加入專業服務陣容,(四)可適度區隔心理輔導,以及諮商與心理治療服務之範疇,以避免機構心理輔導志工面臨超出其專業能力之工作負荷,(五)透過專業人力的規劃以擴大機構之專業服務範圍與經營能力。雙軌服務可能會發生的限制則可能包括:(一)機構的運作較為複雜,(二)民眾與社會各界對機構性質的認知易生混淆等。要避免此等限制,需建立更精緻的運作機制並對民眾與社會各界提供充分的資訊。

組織與服務的轉型是一項複雜的工程,組織人員共識的建立以及新制度與新實務經驗的建立都非易事,在後心理師法時代,社區諮商輔導機構所面臨的轉型課題確實是有待投入專業知能與工作智慧來逐步加以面對。

 

三、後心理師法時代社區諮商輔導機構專業倫理制度的建立

由於心理師法的公佈實行,民眾對諮商輔導服務的了解與專業期待將會不斷提昇,對諮商輔導人員的倫理要求也會隨之水漲船高,除了諮商倫理的傳統議題:當事人權益,助人者責任以及助人歷程中相關的知後同意、雙重關係、保密與預警責任等倫理議題之外,後心理師法時代所需面對的倫理議題還包括(王智弘,民93):(一)資格能力認定的問題會引發持續的討論,(二)法律與倫理議題重要性的迅速增加,(三)收費制度、專業行銷與媒體運用的議題會逐漸引發關切,(四)專業分工與組織發展的問題有待釐清。

上述的倫理議題對社區諮商輔導機構而言,值得關切的是:(一)機構將來將如何任用專業的執照心理師(機構對其學歷、經歷與實務能力的評鑑與認定)?(二)將如何面對心理師法與執照制度下所衍生的相關法律與倫理議題(專業倫理機制的建立與調整,倫理教育、倫理委員會的設置、倫理申訴案件的處理、倫理守則的修訂與釋疑、倫理專家的出庭作證)?(三)如何收費、行銷與運用媒體(收費標準與方式的訂定、機構形象的建立與專業行銷的方式、應用媒體以提供媒體中介諮商(mediated counseling)與專業訊息)?(四)機構如何進行專業分工與組織發展(內部之分工以及與外部專業機構人員之分工、機構與專業組織的關係與專業認同)?對此等相關問題,社區諮商輔導機構應加以研討以確定機構之立場與因應之道。

不過在上述問題中,特別重要的核心倫理議題是機構專業倫理機制的建立,基本上社區諮商輔導機構應依據機構本身之特性以建立諮商專業倫理問題的因應機制,其中主要的工作方向是:().強化倫理訓練:包括職前的倫理訓練與定期舉行的在職倫理訓練,().強化督導制度:包括1.機構的督導應接受進階的倫理訓練,2.透過機構督導以在實施實務督導的過程中對機構人員實施倫理的臨床實務訓練,3. 透過機構督導對機構人員實施實務督導的過程中以檢測機構諮商服務的倫理狀況;().建立倫理守則與相關作業規定:包括訂定機構的諮商專業倫理守則與相關的工作設計,如制訂倫理守則申請釋疑案件之處理程序、諮商輔導服務之作業規定、知後同意書之擬定、合乎倫理原則之個案記錄格式設計、資料保管與取閱之程序及購置必要之硬體設備等;().建立倫理問題之諮詢與仲裁設計:包括1.成立倫理委員會或倫理問題處理小組(全國性組織成立倫理委員會、各地區性組織成立倫理問題處理小組,可先訂定設置要點以為成立之法源),2.聘請倫理、法律與醫療之專業人士以擔任倫理諮詢顧問,3.建立倫理申訴案件之處理程序與內部工作流程等。

上述的工作方向是需要費時經年逐次完成的,我們可視之為機構邁向專業化過程的建設過程,機構倫理制度的建立除用以提昇機構服務品質以維護當事人福祉之外,更適用以取信社會大眾、建立機構專業形象之必要措施,人類之文明成就是累積而成的,諮商輔導機構的專業文化也是累積而成。專業倫理是專業文化的核心價值,社區諮商輔導機構再後心理師法時代的專業化趨勢中,透過專業倫理制度的建立過程,將能逐次建立機構的專業文化以不斷提昇機構的專業層次。

 

四、後心理師法時代社區諮商輔導機構的媒體運用

    在後心理師法時代的時空背景中,媒體運用的能力會成為社區諮商輔導機構的重要經營能力與專業競爭力。關於社區諮商輔導機構的媒體運用主要在兩方面:(一)是運用媒體以進行機構之專業行銷;(二)是運用媒體以提供媒體中介諮商(mediated counseling)(王智弘,民93)服務(所謂的媒體中介諮商,係指非面對面而透過溝通媒體與傳播媒體為中介以提供諮商服務之諮商型態)。在專業化的過程中機構彼此競爭,運用媒體以進行專業行銷是很自然的發展趨勢,而在媒體科技發達的現今環境中,一般民眾在生活中運用媒體以進行人際互動與完成生活事務的比重已大幅增加。因此社區諮商輔導機構如何運用媒體以提供媒體中介諮商服務,更是,必須加以研究與開發的專業服務範疇。

關於運用媒體以進行機構專業行銷的課題,不論是透過書面或影音的傳播媒體,社區諮商輔導機構運用媒體以進行專業行銷的做法,包括接受大眾傳播媒體的採訪,或者自行刊登廣告、製作或主持節目等。傳統的大眾媒體如平面媒體的報紙、雜誌、信函、傳真,影音媒體的電視、廣播、電話、錄影帶、錄音帶,新進的傳播媒體如透過CDVCDDVD、手機或網路。無論是透過傳統或新進的傳播媒體,社區諮商輔導機構都可經由傳播媒體以傳達訊息、進行專業行銷,進而提升機構的知名度與聲譽。

不過,運用媒體以進行機構的專業行銷時,仍需秉持助人機構的專業特性,而與一般的商業機構做法有所區別,並合乎專業倫理的要求。而社區諮商輔導機構的媒體運用除用以作機構之專業行銷之外,亦可用以提供媒體中介諮商服務,社區諮商輔導機構傳統以來所提供之免費諮商輔導服務主要是透過電話與函件兩種溝通媒體,針對此等電話中介諮商(telephone mediated counseling)與函件中介諮商(mail mediated counseling)之種媒體中介諮商型式,關注社區諮商範疇的學界與實務界應投入更多的研究心力,以探討其相關諮商歷程、影響因素、諮商技術與實務成效等課題,以期能更進一步提供社會大眾更好的諮商輔導服務。特別是可以針對以電話與函件媒體提供收費諮商之可行性與相關課題,以及以志願服務人力投入不收費之此等服務的相關課題加以研究,以對此等社區諮商輔導服務最主要的助人服務型態提供更多發展的可能性與學術性的根基。

除電話與函件兩種媒體外,在現今生活中常用的各種媒體中,網際網路的發展與應用是最令人矚目也是運用價值最高的溝通與傳播媒體,其對諮商輔導工作而言,其運用價值顯現在三個具體的應用發展上,包括(王智弘,民92):(一)網路諮商的發展:國內外的助人專業人員,已陸續投入了提供此等服務的研發與應用,從調查資料顯示,國內助人專業人員對網路諮商的應用型態已相當多元化,在有提供網路諮商服務的300個網站中有80.3%提供輔導資訊網頁型態服務、有70.2%提供E-mail型態服務、有52.2%提供留言版型態服務、有29.8%提供討論區型態服務、有12.9%提供BBS型態服務、有9.6%提供聊天室型態服務、有4.5%提供即時視訊型態服務、有3.4%提供線上測驗與評量型態服務、有2.8%提供網路電話型態服務(王智弘、林清文、劉淑慧、楊淳斐、蕭宜綾,民91),此等網路諮商實務經驗的累積,將有利於網路科技應用於諮商專業的前景與發展。諮商輔導工作網路化已是必然的趨勢,不僅能夠提昇諮商輔導機構的專業服務效能,也能夠在處理當事人問題時,結合更多的專業機構與社會資源,使諮商輔導工作邁入新的發展境界。

    (二)網路學習的發展:所謂的網路學習是遠距教學的型態之一,是指以全球資訊網為傳遞教育資訊之媒介所進行之學習活動,在網路學習環境中,師生不須進行實體面對面的教學活動,而是利用網頁上的介面工具,例如電子郵件、非同步討論區、聊天室及互動教學程式設計等,共同組成網路學習社群,以進行多方意見的交流與溝通。教師可藉由網路課程進行遠距教學提供多元豐富之學習內容與教學指導;學習者本身則可以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調整自己的學習步伐以進行學習。從美國諮商學會所出版的《網路諮商與網路學習》(cybercounseling and cyberlearning Bloom & Walz, 2000)專書中便強調,網路學習使諮商輔導人員的在職進修與終身學習變得更為多元與便利。

就筆者實際實施網路教學的經驗成果加以分析(王智弘,民91c王智弘、林清文、蕭宜綾、蕭慧雯,民91),由封閉性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學習者同意網路的討論學習的優點依序為:可以幫助自己了解別人的不同意見或看法、幫助自己增加表達意見的勇氣、可以紀錄自己的學習歷程、幫助我與他人進行深度的學習內容討論。可見網路教學的學習型態確實有增進多元意見表達與相互了解、鼓勵表達行為、紀錄學習歷程與催化深入討論的功能,而此等功能對於強調溝通表達能力與多元深入思考的助人專業人員而言,確實是有教育訓練上的價值的。社區諮商輔導機構可運用網路學習以降低訓練費用、增進各相關機構服務品質之一致性、提昇機構專業訓練的成果。這對相關機構分布全國之生命線、張老師、家庭教育中心與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等社區諮商機構特別具有實用性的價值。

    (三)網路督導的發展,有關遠距督導的實施已受到諮商專業的重視與應用(Christie, 1999Myrick & Sabella, 1995),而透過網路以進行遠距督導是網路科技運用於諮商專業人員訓練中的一項可行策略,就實務運用的情況來看,透過電子郵件、非同步討論區,以及同步線上聊天室等方式最為常見:透過電子郵件以進行網路上之督導過程是許多助人專業所最常採用的方式,包括運用一對一的信件回覆,或甚至透過郵件群組以進行團體式的督導過程。至於透過封閉型且經帳號密碼管理的討論區所進行之非同步網路督導則相對較少,其優點則在於能提供更多元且豐富的教學材料與互動方式。至於,透過聊天室方式以進行即時線上督導則的使用難度較高,而其優點則在於能提供即時互動的功能,亦能達致不錯的督導效果(王智弘,民91c)。對諮商輔導人員來說,網路督導提供了在職訓練與督導的新管道,以社區諮商輔導機構而言,其亦有如上述網路學習之降低訓練費用、增進服務品質之一致性與提昇專業訓練成果的功能。

 

五、後心理師法時代是社區諮商輔導機構轉型再出發的時代

後心理師法時代的來臨為社區諮商輔導機構帶來新的刺激與挑戰,也帶來轉型與再出發的機會與希望,本文僅就後心理師法時代與社區諮商輔輔導機構發展有關的幾項重要議題-機構服務的轉型、專業倫理制度之建立與溝通媒體之應用,做出初步的觀察與探討,希望提供給社區諮商輔導機構作為進一步深入討論的題材,或者能作為規劃未來實務工作時的參考,生命線與張老師等國內資深的社區諮商輔導機構,曾在數十年的社區服務過程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寫下了光榮的一頁。執照制度的來臨,象徵了一個新的專業服務時代的開展,希望資深的社區諮商輔導機構能在現有的良好基礎下,不斷蛻變與成長,引領台灣的社區諮商輔導工作走向新的里程碑。

 

參考書目

心理師法(民90)。

王智弘(民91a)邁向健全的諮商專業體系:探討心理師法的衝擊與諮商專業的因應之道。北區大學院校輔導諮詢中心通訊寫意3930-39

王智弘(民91b)我國諮商心理師的教學、考試與任用之配套措施。北區大學院校輔導諮詢中心通訊寫意3940-41

王智弘(91c) 諮商心理師培育課程之遠距教學與遠距督導策略。「諮商與心理治療實習和專業督導」學術研討會。高雄,國立高雄師大,91年11月22日-23日。

王智弘(民92)網路諮商、網路學習與網路督導:學校輔導人員專業發展新趨勢。學生輔導86120-131

 

王智弘(民93)後心理師法時代必須面對的倫理議題。北區大學院校輔導諮詢中心通訊寫意43

王智弘、林清文、劉淑慧、楊淳斐、蕭宜綾(91)「台灣地區網路諮商服務發展現況與倫理議題之調查研究」國科會專案,NSC-90-2413-H-018-022

王智弘、林清文、蕭宜綾、蕭慧雯(民91) 九年一貫綜合活動領域師資培育網路創新教學之探討─以綜合活動教材教法課程設計為例。九年一貫課程與師資培育之革新研討會。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主辦,91年11月29日。

Bloom, J. W. & Walz, G. R.(Eds.).2000.Cybercounseling and cyberlearningStrategies and resources for the millennium. Alexandria,VA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on.

Christie, B. S.1998.Distance clinical supervision in cyberspaceA qualitative study.University Microfilms No.9914128

Myrick, R.D., & Sabella, R.A. (1995). Cyberspace:New place for counselor supervision.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 Counseling, 30(1), 35-44.


 


                     出處:王智弘(2004)。後心理師法時代社區諮商輔導機構發展的重要議題-服務

                                 轉型、倫理建立與媒體運用。九十三年全國生命線年會大會手冊,58-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