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路成癮的問題成因與輔導策略
一、網路是一種溝通媒介與活動場域 網際網路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溝通媒介與活動場域(王智弘,2004),帶給人們許多新的生活經驗與文明發展的可能性,也引發新的行為問題與社會秩序的挑戰,網路世界的溝通較實體世界增加了更豐富的多元風貌與較難預知的特性;而其無國界聯結與虛擬性特質,更使得欲以倫理與法律對網路行為加以規範,遠較實體世界為困難(王智弘、楊淳斐,2001a)。因此,網路世界除了會重現實體世界的問題之外,有新增新了許多前所未有而特屬於網路世界的問題,這也使得網路世界的行為問題更顯得複雜而不易處理。 二、網路的成癮問題引發社會大眾的關切 就目前引發注意的網路行為問題包括:1.網路犯罪,2.網路色情,3.網路情愛癥候群(一夜情、援交、異質化 …),4.網路上癮,5.網路退回,6.網路孤立,7.網路弱勢,8.網路外遇,9.網路謠言,10.網路賭博,11.網路購物狂,12.網路教唆等(王智弘,2000,2003;吳齊殷,1998;戚國雄,1998;葉保強,2000;陳淑惠,1998a;1998b;1999;2003;Holland,1998;Siponena & Kajavab,2000;Sleek,1998;Suler,1999;Young,1996a;1996b),其中引發學界最多探討的主題是網路成癮的問題。 由於網路具有匿名性、虛擬性、方便性與跳脫性等特質(王智弘,2004;李偉斌、王智弘、陳慶福,2002),就網路之匿名性而言,網路使用者可以隱藏自己身分與個人資料,而增加其表達自我的安全性,因此願意有較高的自我揭露(李美枝,2001;吳姝蒨,1999)與自我再現(吳筱玫,2003),亦即網路所具有之高匿名與低承諾之特質(吳筱玫,2003)。此外,匿名性亦可能造成去社會化、去個人化的溝通情境,而引發網路退回(internet regression,Holland, 1998,即在網路上表現出之心理退回現象或原始本性:攻擊、性與過分慷慨)或恣意行為(uninhibited behavior,吳筱玫,2003;Kiesler, Zubrow,Moses, & Geller,1985)的可能性。 次就網路之虛擬性而言,網路的虛擬特質提供了當事人角色扮演的可能性,網路虛擬團體或虛擬社群、以及網路線上遊戲等都是其中典型的形態之一,不論是早期起源於以文字介面為主的多人線上互動遊戲MUD(Multi-User Dungeon,俗稱泥巴)或是晚近以商業模式的大型2D、3D動畫介面的線上遊戲,如天堂(Lineage)、仙境傳說(RO)等,都是引發眾多網友參與的網路活動(王智弘,2004)。網路之虛擬性提供上網者擴大人際網絡的可能性(吳姝蒨,1999),並由於能提供一種低社交焦慮的人際互動環境,而有利於上網者社交技巧的發展(郭欣怡,1998),網路虛擬社群的參與所提供的社會支持機制,則有利於上網者多元自我的建立與整合(林以正,2003),亦即網路的虛擬特質提供了一個發展多元自我與人際關係的場域。 不過,網路之虛擬特質所帶來的相關問題則不可等閒視之,特別是網路角色扮演行為或網路扮演遊戲的代價可能是造成真實與虛擬間的混淆(吳筱玫,2003;曾懷瑩,2001;Wallace,1999),更有造成網路病態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或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陳淑惠,1998a;1998b;1999;2003;Suler,1999;Young,1996a;1996b)問題的可能,而引發助人專業人員與社會大眾的關切。 就網路的方便性而言,網路使用的方便性包括了(李偉斌、王智弘、陳慶福,2002):(一)上網環境之方便性,家中、學校、公共場所、網咖、甚至無線通訊等皆可上網;(二)工具使用之方便性,網路上有許多工具,以提供我們從事工作、學習、生活與娛樂等活動的方便性;(三)滿足需求之方便性,網路很方便的滿足了上網者有關性、人際親和、成就感、自主與創造變異等方面的需求(楊佳幸,2001)。網路的方便性使網路使用的可接近性(accessibility,戚國雄,1998)或近用(access,吳筱玫,2003)性增加,並且增強了民眾使用網路的動機,也增加了過度使用網路的可能性。 最後就有關網路的跳脫性而言,網路的跳脫性包括超文本(hypertext)的跳脫性與文字使用的跳脫性(李偉斌、王智弘、陳慶福,2002),超文本的跳脫性使得網路資訊的連結非常容易,使得網路上資訊的提供不受限於線性的結構,而能多元活潑的串聯與引用網路上的文字或多媒體的資訊,提供給網友前所未有的豐富訊息。 不過,網路之跳脫性亦可能造成網友在網路上的沉溺與迷失,在網網相連中越走越遠,迷失了上網的目標,把現實生活中的工作與任務置之腦後,徒讓時間空流轉。 網路成癮問題的產生,確實與上述之網路特質有關,不過已涉及其他相關因素的影響。 三、造成網路成癮問題的網路心理因素 要評估當事人網路成癮問題的狀況,通常了解可針對重度網路使用之當事人否在網路使用上出現一般上癮問題的核心症狀:1. 強迫性:不能克制上網的衝動, 2. 戒斷性:不能上網時出現了身心症狀,3. 耐受性:上網的慾望越來越不能滿足,所需上網時間越來越長,4.在相關問題上也出現了狀況:比如在(1)人際問題,(2)健康問題,與(3)時間管理問題上都受到負面的影響(柯志鴻,2003;陳淑惠,2003)。較客觀的評量工具則有陳淑惠(1998a,1998b,1999)所編製的網路成癮量表可以運用。 造成網路成癮的心理因素包含兩個層面,一是網路心理層面,一是個人心理層面;有關網路心理層面,如前文已述,網路的匿名性、虛擬性、方便性與跳脫性等特質與網路成癮有關,此等網路特質若以行為主義的觀點加以詮釋,則可進一步得知促成網路成癮的網路心理機轉包括:(一)同步空間的立即回饋、(二)連續增強與間歇增強、(三)匿名化身的挫折與喜悅、(四)網路情色與暴力的致命吸引力(柯志鴻,2003;陳淑惠,2003),意即上網時的網友立即回應、持續性或間歇性得到行為增強的經驗、匿名與模糊情境的幻想空間、以及性與暴力的慾望滿足經驗,是強化了網路成癮的重要心理機轉。 四、造成網路成癮問題的個人心理因素 造成網路成癮問題除上述網路心理層面之外,尚有有關個人心理層面,包括(柯志鴻,2003;陳淑惠,2003):(一)網路成為生活問題的避難所:網路可能成為逃避下述生活問題的臨時避難所,包括:1.缺乏自尊、社會支持或情感寄託、2.生活無聊、3.人際衝突、4.課業或工作挫折等;(二)滿足成就感、掌控感、歸屬感與虛擬名聲:網路提供了滿足其正向自我意象的可能性,特別是此可能是其在現實生活所不易獲得的;(三)其他的心理問題:網路成癮問題亦可能因其他的心理問題所造成。 五、網路成癮問題的類型 網路成癮問題的類型依網路的使用內容加以區分,可分為五大類(Young,1999): (一)網路之性成癮:深受網路上與性相關的網頁內容所吸引,或沉溺於基於網路所引發之情色活動之中;(二)網路之關係成癮:沉溺於網路上的人際關係活動之中;(三)網路之強迫行為:包括沉溺於網路遊戲、網路賭博、網路購物與交易等活動;(四)網路之資訊超載:沉溺於網路資訊的搜索與收集之活動;與(五)網路之電腦成癮:沉溺於與網路有關之電腦操作與探求之活動。網路成癮當事人亦有可能橫跨兩類以上。 六、網路成癮問題的輔導策略 網路成癮的諮商輔導策略主要可從情境性輔導策略與個別性諮商協助兩方面措施上著手(王智弘,2003)。 (一) 在情境性輔導策略方面,包括(施香如,2001):1.在家庭與學校情境層面:要協助當事人:(1)加強其多元化人際關係的建立與溝通維繫技巧訓練:協助當事人擴展多元的人際互動關係並學習人際溝通技巧,不僅可以防止他們過度依賴網路,也可教導他們藉由學習如何維繫與處理衝突的方法,以避免在網路或現實的人際互動受到挫折或傷害;(2)釐清其生活目標與學習時間規劃:當事人過度使用網路有可能是自覺空閒時間過多,或將上網當作他們排除壓力的方式,因此時間規劃與壓力調適,也是應提供他們協助的部分;(3)重要他人的適度規範與約束:當事人之父母親可採行之作法包括:a.電腦設備的擺放位置,宜在家中公共場所,使家人有共同參與式或互動之機會。b.父母本身若能對電腦網路有所了解與熟悉,可以協助子女讓他們的使用網路經驗成為愉快、安全、且具教育性。c.學習與青少年的有效溝通方法:以免父母在約束子女網路使用的過程中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4)適當的環境規劃(提供上網的限制、建立優質與健康的家庭與學校網路環境等);(5)提供增強當事人覺察力與自制力的訓練;(6)提供選擇性、取代性的活動等。 2.在社會情境層面:要能建構一個優質與健康的社會網路環境:可的做法包括:(1)網咖的管理與輔導條例:以提供較為健康的社區上網環境;(2)偵查網路犯罪的相關機制與法規:以提供較為安全的網路活動空間;(3)建構優質與健康的網路環境:建置優質與健康網站;(4)提升優質的網路文化,此等社會情境的輔導措施,則須輔導人員透過與行政、立法單位的互動,並與民間相關社福組織合作以建構對青少年更有利的網路環境 (二) 在個別性諮商協助方面(王智弘,2003,2004):1.首先要判斷當事人是否為網路成癮:包括經由症狀評估或量表評量的程序;2.其次為訂定網路成癮的諮商輔導目標:對網路成癮當事人的諮商輔導目標為何呢?簡單而言,就是從disorder 回到order,也就是說協助網路上癮青少年從失序的上網行為與失序的生活狀況中回歸次序與平衡,輔導的目標不是「戒除」上網,而是合理的上網,可以控制的上網,可以適切的安排上網與非上網的時間,可以將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加以統合並達成協調與平衡,Suler(2000)稱之為統整原則(Integration Principle)。因此,如何藉由上述之諮商輔導方法與技巧以協助網路上癮的當事人以回歸正常與和諧的生活,正是輔導人員的挑戰與任務。亦即不是「戒除」上網,而是「合理」上網、「控制」上網,不是「排除」網路世界,而是「平衡」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統整」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 3.實施網路上癮當事人的諮商輔導過程,王智弘(2003,2004)參考Young與Goldberg(Ferris, 1996)的觀點,建議網路上癮的諮商步驟應包括:(1)第一步驟、協助當事人認知到自己已過度使用網路了:換言之,使當事人對自己的上網行為有「病識感」,或者覺察自己的行為失當,比如,知道自己已「超時」上網了;(2)第二步驟、協助當事人認知到導致其過度上網行為的潛在心理問題:網路上癮行為的背後其實是有理由的,過度上網的行為是潛在心理問題導致其逃離正常生活的結果;(3)第三步驟、協助當事人去面對現實,處理潛在的心理問題而非沉迷網路以逃避問題:讓當事人深切了解到逃避問題祇是使問題更加惡化而已,並非解決問題之道;(4)第四步驟、協助當事人發展出改善過度使用網路行為的行動計畫並加以執行:配合第三步驟的潛在心理問題的處理,應協助當事人提出具體改善網路上癮行為的行動計畫,並身體力行以逐步改變上網行為;(5)第五步驟、逐步降低上網時間培養出對時間的敏感度與對自我的監控能力:以期在達成諮商目標回歸正常與和諧的生活之後,能自我監控以持續維持戰果。透過上述的五個步驟與逐步漸進的方式幫助當事人改善網路成癮的問題,輔導人員可透過彈性使用網路諮商與晤談諮商的方式,逐步協助網路上癮的青少年,面對過度使用網路與處理其利用上網以逃避的潛在心理問題,最後並培養其時間敏感與自我監控的能力,以維續改變的成果與面對未來的誘惑與挑戰。 七、運用多元管道與多元策略以因應網路成癮問題 網路成癮問題的因應除了需要透過家庭、學校與社會等情境性輔導策略來加以協助之外,在個別性諮商協助方面,亦可透過面談、電話、函件與網路等不同諮商型態來提供幫助,特別是運用網路諮商的型態並結合敘事治療、焦點解決、多重模式、認知行為、一次單元諮商等理論模式(王智弘、楊淳斐,2001b,2004),可望透過網路以協助掛在網路上的網路成癮當事人。透過多元管道與多元策略以全面協助可能有網路成癮問題的當事人,可能可以對網路成癮問題的改善,提供較完整的因應之道。 參考書目 王智弘(2000,11月)。網際網路對助人專業帶來的契機與挑戰。2000諮商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邁向新世紀的諮商與輔導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http://www.heart.net.tw/wang/paper-new/paper2000b02.shtml 王智弘(2003,6月)。輔導網際網路中的青少年-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之諮商與輔導策略。輔導人員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之挑戰與因應研討會。台北市,淡江大學。http://www.heart.net.tw/wang/paper/paper92sts.htm 王智弘(2004,4月)。運用網路諮商以因應青少年網路問題行為。青少年網際網路使用相關問題與防治對策研討會。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http://www.heart.net.tw/wang/paper-new/paper20040402.htm 王智弘、楊淳斐(2001a)。校園網路倫理的三個建構層面:網路專業倫理、使用者行為規範與優質網路文化的建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20,75-82。http://www.heart.net.tw/wang/paper-new/paper2001a02.shtml 王智弘、楊淳斐(2001b)。網路諮商中可行之理論取向與實務技巧。輔導季刊,37(4), 20-27。 王智弘、楊淳斐(2004,12月)。一次單元諮商模式。2004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度聯合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 李偉斌、王智弘、陳慶福(2002,11月)。網路即時諮商中工作同盟、晤談感受與諮商口與反應之歷程分析。中國輔導學會2002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李美枝(2001)。知文知心不知面-談網路人際關係。載於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主編),e世代心理學(189-196頁),台北:桂冠出版社。 吳姝蒨(1999)。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感情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吳齊殷(1998)。電腦網路的社會衝擊:以倫理議題為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7-11。 林以正(2003)。成長與沈淪-網路,究竟是洪水猛獸或是新的契機?學生輔導,86,104-119。 柯志鴻(2003)。網路成癮之精神醫療觀點。學生輔導,86,36-57。 施香如(2001)。迷惘、迷網—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通訊,74,18-25。 郭欣怡(1998)。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戚國雄(1998)。資訊時代的倫理議題-兼談網路倫理。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12-18。 陳淑惠(1998a)。上網會成癮,科學月刊,26(6), 477-481。 陳淑惠(1998b)。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淑惠(1993)。擬像世界中的真實心理問題?-從心理病理實徵研究談起。學生輔導,86,16-35。 曾懷瑩(2001)。MUD研究初探:多元方法探討「龍域傳奇」中的虛擬社區,使用與滿足,以及使用者的虛擬化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佳幸(2001)。大學生網路沉迷與網路心理需求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保強(2000)。色情電子商務的「網罪」。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5,35-37。 蔡珮(1995)。電子佈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DeAngelis, T. (2000). Clinicians drawn in by clients with Internet abuse problems. Retrieved June 20, 200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pa.org/monitor/apr00/addiction_box2.html. Ferris, J. R.(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Causes, symptoms, and consequences. Retrieved June 20, 200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chem.vt.edu/chem-dept/dessy/honors/papers/ferris.html. Holland, N. N.(1998).The internet regression. Retrieved Aus 6,1998,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1.rider.edu/~suler/psycyber/ holland.html. Kiesler, S., Zubrow, D., Moses, A. M., & Geller, V.(1985).Affect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 experiment in synchronous terminal-to-terminal discussio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1,77-104. Siponena,M. T., & Kajavab, J.(2000). Computer ethics-the most vital social aspect of computing: Some themes and issues concerning moral and ethical problems of it. Retrieved Oct 30, 200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ifi.uio.no/iris20/proceedings/12.htm. Sleek, S. (1998,Sep). Isolation increases with internet use. APA Monitor, pp.1,30,31. Suler, J.(1999).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 Retrieved Nov 10, 200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rider.edu/~suler/psycyber/cybaddict.html. Suler, J.(2000). Bringing online and offline living together: The integration principle. Retrieved June 20, 200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rider.edu/~suler/psycyber/integrate.html. Young, K. S.(1996a).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Retrieved June 16, 200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itt.edu/~ksy/apa.html. Young, K. S.(1996b).Internet can be as addicting as alcohol, drugs and gambling, says new research. Retrieved Oct 30, 200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apa.org/eleases/internet.html. Young, K. S.(1999).Internet addi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Student British Medical Journal,7, 351-393 Wallace, P.(1999). 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
出處: 王智弘(2005)。網路成癮的問題成因與輔導策略。輔導會刊,34,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