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信箱  留言  討論  管理模式

來回應留言         我要留言         
         HTML:  總留言數:7505   /共376.頁

本網站上所提供的資訊不能取代實體的醫療與諮商服務,請尋求正式的醫療與諮商協助。

  回應者:交集 電子信箱 首頁 [男] [2023-10-26 21:00:26]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對指導教授有好感,有助教學相長、完成學業。指導教授的行為,正好符合您需求,難怪會感困惑。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即使畢業仍可保持聯繫;畢業後,如果生活交集有限,通常感情將逐漸冷卻。

留言者:王主任 電子信箱 首頁 [女] [2023-10-25 11:52:00]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桃園市蘆竹區新莊國小代理專輔教師甄選
甄選日期:112年11月29日(三)
甄選條件:大學輔導諮商心理相關系所組畢業
甄選簡章:請至新莊國小網站自行下載

留言者:哈哈 電子信箱 首頁 [女] [2023-10-15 22:51:10]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從我升上大學就知道我的學校太差只能透過考研究所起洗學歷,但那時候總覺得時間還多著,直到今年8月底,我的補習班課程連暑期班都追不上之後我才開始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聽說我的同學有想試試看推甄,所以我也去詢問老師,但我的成績和時間都讓我卻步,所以我放棄這條路,把重心放在考試上,最後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我每天看三堂課,到了10月初才把正課趕完。
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卻逐漸迷失我自己。我還記得一開始的起因是查詢推甄相關的事情還有別人的心得,看到大家的備審,我才意識到”我到底都做了些什麼,明明從大一就知道要上研究所,為什麼沒有顧好成績,為什麼沒有去參加活動,為什麼沒有去學習有用的課程,從去年就報的補習班為什麼沒有按部就班讀,拖到現在一切都來不及了”。我的心情從那時候開始就跌落谷底,每天不是在查研究所就是在聽補習班,邊看邊哭萌生了想死的想法,就覺得自己好像個廢物,留著也只是拖累大家而已。
我知道我要努力,不應該荒廢時間,但是我就是振作不起來,我寧願花時間查怎麼死比較不會痛苦,就是不把書拿出來讀,即使去做一些其他事情腦袋也會一直浮現跟考試相關的事情,我不知道要怎麼打破這個狀態,但我真希望如果沒有考上,當下能夠暴斃死亡,這樣就不用看到家人失望的反應了。
  回應者:目的 電子信箱 首頁 [男] [2023-10-17 22:40:33]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每個人都有「後悔」的經驗,忽略「當年」可能另有考量。
   您打算報考哪些學校「研究所」?曾經有哪些研究方向或想法?
   您知道「研究所」和「大學部」的差異嗎?「洗學歷」目的是?
   「學歷」適用「第一份工作」,累積實務經驗後,經歷更珍貴。
   「研究所休學」大有人在,沒有堅強意志,入學後將騎虎難下。
   有些人會以「考研究所、考公職」暫時躲避進入職場,您是嗎?
    回應者:哈哈 電子信箱 首頁 [女] [2023-10-18 10:47:13]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原定是打算考看看四大的,但我其實對於進去後想做什麼沒有想法,只是身邊所有人都對我說:
     「上研究所未來才找的到好工作、說出來比較有面子」,而且當初進私立大學時,家人就已經對我的表現感到失望了,明明當初進高中時成績還算不錯,怎麼連國立大學都沒考上,加上比我年長的親人有成功\考上四大,而且現在的工作是很好,我不知道如果失敗要怎麼面對他們。
     如果沒有考上的話,那我這一陣子付出的時間算什麼,自身的能力比不上別人、性格又內向,未來真的找的到工作嗎?我大概知道研究所主要是要有想法、有能力獨立進行實驗,然後畢業要發表一篇論文,我如果考上有能力應付嗎?我不知道。
     我現在好像看不到未來,只是被推著往前走,每天都感到空洞。以前的我喜歡看小說、玩遊戲、看動漫,但現在我沒有動力去找小說、遊戲只是打開簽到、動漫點開只是想放點東西不要那麼安靜,好像這些東西沒辦法再讓我感到快樂;想吃東西抒發,但內心又會有個念頭,我不能這樣花錢,我現在就是個累贅憑甚麼吃這麼好。我真的好累。
  回應者:經歷 電子信箱 首頁 [男] [2023-10-18 22:35:23]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您預計報考理工、資訊科技類研究所嗎?
   準備考試期間,您是充滿希望感?或是困惑?
   您目前對未來就業方向,有哪些想法及期待?
   目前的經驗是「試探」,釐清是否願意繼續!
   如果不排斥考試,可報考公務員或國營事業。
   非理工科系,「累積經歷」也能幫自己加值;
   實際找份工作,即使是兼職,仍可累積經歷。
    回應者:哈哈 電子信箱 首頁 [女] [2023-10-21 20:17:44]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我的科系是理工相關,打算考本科碩士。
     準備到現在,只要翻開書就很焦慮,我好像看不到未來,之前有想過考不上要去找工作,但看了看工作大學畢業的起薪都只有30000出頭,而且職缺還少,如果只有這樣的話那我當初讀大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不讓我去讀專科學校就好?我只覺得現在的我一無是處,前方只有考試一條路,一旦沒了人生就完了。
     我不知道失敗之後我是否還會有勇氣再去考公務員或國營企業,但最近腦海裏經常浮現我失敗然後勉強找了份工作糊口的畫面,人生變得好像就只是這樣,我很害怕這樣的未來,我好想讓時間就這樣停止,或許\就不必在乎一切了。
  回應者:穩定 電子信箱 首頁 [男] [2023-10-21 22:19:53]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理工適合繼續升學,然而,您喜歡學習目前的專業嗎?
   報考明星學校,就像參加科舉,您願意給自己多少次機會?
   學歷、經歷都可以拓展視野,很有價值卻不一定立即變現;
   工作能「糊口」,更能「累積」,如:金錢、資歷、自信。
   未來充滿挑戰,擔心在所難免,可回想「狀態較佳的我」;
   穩定心情後,思考人生方案,選擇方向及彈性,腳踏實地。

留言者: 電子信箱 首頁 [女] [2023-10-12 20:26:31]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我曾經有一個陪伴了我13年的好朋友好閨蜜,
但因為每次明明是她莫名奇妙的就生氣,
我曾一度以為她有公主病,
然後都得我主動說對不起,
因此我受夠了,在又一次的爭吵後,
我選擇和她絕交並忽視她,我是不是做的太絕了?
  回應者:釐清 電子信箱 首頁 [男] [2023-10-15 21:34:06]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選擇「絕交並忽視」,想必您氣壞了,冷靜之後,您覺得…
   一個能夠「陪伴13年」的朋友,除了「生氣」,還有哪些回憶?
   如果「莫名奇妙就生氣」真不好相處,您曾如何設法釐清原因?
   您願意主動道歉很好,同時,需要了解朋友的情緒、共同面對。

留言者:橡皮擦 電子信箱 首頁 [女] [2023-10-03 13:56:56]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人生第一次想自殺的是9歲,之後的數十年我都活在精神解離的日子裡,被自己家人性侵,媽媽當作不知情,還指責我不懂事;成年後媽媽生病我還得去醫院照顧她,她說她很害怕一個人躺在醫院害怕死亡,我是她的希望,真想拿枕頭結束她。
憑什麼我要在恐懼憂鬱想輕生的生活中長大,她沒有盡到照顧者的責任保護我,卻反過來要求我要為她的人生負責任。
為什麼我要在這種垃圾家庭中出生,我的餘生就只能在看病吃藥中度過,好想跟他人交換人生。
  回應者:感謝 電子信箱 首頁 [男] [2023-10-05 22:05:19]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過去不愉快的經驗,已經難以改變,真是令人遺憾!
   即使想死,您還是努力活了「數十年」,您為何沒放棄?
   媽媽過往行為讓您難受,為什麼您依然願意陪伴照顧她?
   如果能有機會「交換人生」,您希望的人生是什麼樣貌?
   媽媽過往表現不佳,或許\有些苦衷,感謝您願意照顧她;
   相信媽媽曾擔心害怕,導致照顧不周,慶幸您成長茁壯。

留言者:久美 電子信箱 首頁 [女] [2023-08-12 20:14:27]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媽媽自殺兩次了,第一次因為我不知道她有吃藥,送醫院去醫生說是小中風,但後面治療好出院後,第一個禮拜都好好的,之後回診後,就開始不吃醫院開的藥,反而吃外面診所開的藥,後面還把她之前在診所開的糖尿病的藥一次吃完〔應該有一個月份〕,過後沒幾天因為她在家裡跌倒,就又去了醫院,這次在急診的時候,她就一直說想死,住了一個禮拜的醫院〔現在還沒出院〕,腎功\能是有恢復,但就是變得不說話,也不想下床走動,只要問她問題,都是哭,我真的很害怕,要是我找到機構接不上她出院,她要是回家住,又在發生一次,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回應者:意義 電子信箱 首頁 [男] [2023-08-15 15:00:50]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媽媽的情況想必讓您感到苦惱,這段期間,您也要好好照顧自己。
   媽媽原本是什麼樣的人?哭泣、尋死行為背後,您覺得她有什麼期待?
   媽媽曾經喜歡或擅長做哪些事?若有機會喚起意義感,將是好的開始!
    回應者:久美 電子信箱 首頁 [女] [2023-08-19 20:05:05]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目前媽媽已經在機構了
     但那邊說她是突發性的憂鬱症,情緒時好時壞。
     明明就可以走路的人,現在只能走下床,坐在輪椅上。
     現在就怕她自己留下來的錢用完了,我真的無力負擔她的費用,加上她資格都不符合,有些補助也不能申請,我真的很頭痛。
  回應者:陪伴 電子信箱 首頁 [男] [2023-08-22 15:03:25]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找到機構是好的開始,目前適應如何?
   情緒時好時壞,哪些時刻較穩定?為什麼?
   運動、日照都能抗憂鬱,可考慮陪同運動;
   同時,陪伴媽媽找到活下去的目的及勇氣。
    回應者:久美 電子信箱 首頁 [女] [2023-08-26 15:19:18]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目前情況都還好,只是從送去機構後,還沒看過她。
     有打算找時間跟機構預約看她。
     提到家裡跟金錢的時候,她就不理會,可是她自己也沒留多少。
     現在只希望她能好起來,可以回來家裡住,不然一直住機構下去,也是拖累我。
  回應者:共同 電子信箱 首頁 [男] [2023-08-27 22:29:03]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經濟負荷,有時讓人感到苦惱及難受!媽媽是否也為此苦惱?
   您曾經提到媽媽「自殺兩次、一直說想死、問她問題都是哭」等,
   媽媽目前遇到哪些困難?您覺得她可以怎麼做,讓自己活得更好?
   如果她的「想死」,原因之一就是「不想拖累您」,您覺得如何?
   您最初「我真的很害怕」,害怕事情是哪些?母女如何共同面對?
    回應者:久美 電子信箱 首頁 [女] [2023-08-31 06:23:22]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我害怕的點是,目前我身體狀況也被影響到,這陣子有在吃抗憂鬱的藥,加上工作的不穩定,我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也沒辦法負擔她的花費,然而他兒子也只會出一張嘴,事情都是我在處理,處理的好就沒事,處理不好他就不高興。
  回應者:伙伴 電子信箱 首頁 [男] [2023-09-02 21:57:39]  回應留言回應這篇留言
  您狀態不理想,還惦記著媽媽,辛苦了!
   媽媽之前有哪些親戚朋友?哪些人可能支援?
   「他兒子」能提供哪些協助?如何共同合作?
   有人無助時「出一張嘴」,宜將他納入伙伴。
   增加分擔人手,可降低壓力、提升生活品質。


上一頁    下一頁